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停不下来”的二年级男孩

时间:2024-08-31

严瑛樱 张琰

【关键词】 问题;系统;家庭;学校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

【作者简介】1.严瑛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江苏苏州,215228)教师,二级教师;2.张琰,苏州谷仓心理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3)执行董事,注册心理师。

小金,一个可爱帅气的二年级男孩,见到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很讨人喜欢。上课时候的小金特别忙,忙着看窗外的世界;忙着转头和后面同学说话,有时候甚至离开座位忙着找同学玩,一刻也停不下来。班主任经常听到各科任课老师的抱怨,对小金进行批评教育,他总是口头上答应 “我会改”,但一到上课时间,他又会继续忙碌起来。只有在语文的写字课上,他可以静心听讲并认真书写作业,经常因为字写得好而得到老师的奖励。

小金的父母从外地来苏州工作,小金爸爸自己开了公司,工作比较忙,和孩子接触较少。小金妈妈白天在爸爸公司上班,小金放学后就在家辅导孩子的功课,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长。一年级时老师反馈过小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小金父母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做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有多动倾向。小金妈妈带孩子到机构接受注意力提升培训,但爸爸觉得效果不明显,所以只上了一期课就放弃了。小金妈妈一直很担心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会经常提醒小金上课要专心听讲,也多次和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课堂表现。

一、案例分析

一个孩子是如何被定义为“有问题”的呢?可能是这个孩子本身确实与众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加入时代的因素拉长视角来看,或许有不同的解释。心理学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些时候,甚至一个偶然的举动或者话题,可以通过人际交流的层层作用而形成一个与之有关的社会系统。简言之,一个问题的产生可以创造一个系统,而很多时候,问题的定义与维持,就是被它所在的系统互动出来的。

本案例中的小金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在课堂“动来动去”的表现就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会被各科老师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继而反馈给家长,家长带着孩子去向医生寻求诊断。在这一系列的交流、反馈中就产生了一个互动系统,这个互动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特别关注小金的“多动”行为,都在期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小金的问题。如,在家校沟通中,小金妈妈询问孩子的课堂表现,一直担心他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就会反馈最近又接到了哪几科老师的投诉。然后,妈妈对这件事情更加焦虑,甚至去医院寻求诊断,并在家中反复提醒小金,“多动”就像标签一样被定义在了小金的身上。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会带来两大风险:首先,每个人都只关注孩子问题出现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问题”上,却忽略了没有问题的时候,忽视了孩子本身具有的能力。其实,小金有两个很值得被关注的能力:他有與权威建立关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他很在意与老师的关系,会争取奖励,还主动进行沟通;他具备停下来的能力,因为他可以积极完成语文听讲和书写的任务。如果能关注到孩子能力的部分,也许就会有新的视角和方向。其次,孩子会通过外在评价建立自我评价与认知,如果教师或家长与小金互动时一直坚持问题导向,强调他的“多动”行为,反而会增强孩子对自己这部分的错误认知。

二、教育建议

1.对家庭的建议。

家长在希望孩子好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增加对孩子行为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家长越控制孩子越失控,而孩子越失控家长就越想控制,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建议小金父母更多注意到小金稳定的时候、安静的时候、专注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时候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去发现,当孩子表现专注的时候,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孩子跟谁在一起等,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他是如何释放自己的专注的能力。

2.对学校的建议。

小金是一个愿意和老师沟通的孩子,教师可以在沟通时给他心理暗示,告诉他“很多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会特别喜欢在课堂里跳,二年级就会好一些,大多数的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会完全停止这个行为,因为那时他们的身体会释放一个信号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准备啦!有的孩子快一点,有的孩子慢一点,最快会的在两个月之后有会变得更好,最慢的有可能到下半学期。”请小金猜一猜自己属于哪一种。这会给小金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对自己的改变心怀期待。

同时,可以帮小金做一张表格,设定需要完成的小任务,如:老师讲课时,眼睛看着老师;齐读课文的时候,眼睛看书本跟着一起念等,这样就把“认真听课”这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了一个个细化的可观察的行为。还可以请小金在每节课后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勾,让他意识到“我是可以促进自己产生变化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自己是一个多动的孩子。

家校沟通的时候,要引导家长转换视角看孩子,不要总是看孩子不能做到什么,而是看孩子有能力做到什么;要增加对孩子“好”的行为的讨论,多说一些孩子进步的方面,让家长在减轻焦虑的同时调整对孩子的认知,学会科学养育的方法。家校沟通,不只是问题沟通,更可以是能力沟通、成长沟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