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 要】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在知识难度、教学要求、育人目标上有更高定位,旨在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数学的内涵、领悟数学的价值、感知数学的魅力。这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显得尤为重要。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引领的课堂生态的营造,可以给予生生、师生之间更多的交互、分享、研讨的机会,有助于不同数学思想的交融,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以彰显。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加强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打造互动生态、创设互动条件、开展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的“导学”与“互动”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14-02
所谓“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指教学中以教师的“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使教师与学生在双向、多边互动中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分享认识。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得以开展的关键是“导学”问题的设置、“导学”活动的组织、“导学”任务的分布,只有教师的“导”有效实施,学生的“学”方可顺利进行[1]。同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深入渗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的开展方式更加多元,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开放性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与自主意识的调动提供坚实保证。而且,随着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深入,很多比较复杂、抽象、疑难的数学知识、问题、内容也会得到有效化解,更利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与认知的迁移。因此,教师应该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引领,并将其充分贯通至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出更多元、丰富的“导学”与“互动”活动,使学生在双向互动、多边互动中解决数学困惑、学习数学知识、拓宽认知视域、提升理解能力,为促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塑造提供动力,奠基铺路[2]。
1 科学构建“导学互动”式教学生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改的一种师生双边教学模式,其实现与开展离不开教师、学生两者之间作用的共同发挥,而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与反应,也直接体现着教师“导学”设计的实效性与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以“导学互动”教学生态构建为辅助,营造出轻松、欢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萌生出自主互动、协作互促的意愿与需要,保障“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科学开展。同时,在“导学”与“互动”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发展需要等差异,教师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并充分引导,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学习所需参与课堂互动,在“导学”与“互动”中拓宽视域、提升认识、提高能力。另外,为了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得以彰显,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教学指导,对于学生在“导学”与“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认识和思想要给予尊重,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让学生在被关注、受尊重中敢于质疑、积极互动,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效能提升铺设道
路[3]。如在开展“相交线”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相交线的实例图片和视频,如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和各种具有指示含义的白线、黄线,线条感极强的长江大桥或者天空中错落有致的电线等,通过引入实例,构建教学生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线条会相交吗?还是会永远平行呢?让学生在“导学”问题驱动下回顾已学知识,以构建新的认知体系。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对其予以补充、完善、强调,使“导学”引领下的课堂互动由生生互动转为师生互动,在“导学互动”中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认知。
2 高效设计“导学互动”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能力与个性的初中学生,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分析、解答不同的数学问题,在思辨与推理中拓宽自身思维路径。因此,教师在开展“导学互动”教学实践时,应以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为基础,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延展性、发散性的数学问题与教学活动,并适当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在“导学互动”中总结数学规律,探寻解题方法,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多元认知中增强“导学互动”的趣味性、实效性,使学生更热衷于在分享、互相协作中学习数学知识、领悟数学内涵、获得认知发展[4]。如在开展“勾股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三个具体活动任务:①感觉和理解,让学生做一些填空和判断题,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②思考和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应用能力;③探索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在课堂中引入直角三角形模型,组织学生分组尝试推导、验证“勾股定理”,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逐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获得思维的提升与认知的迁移。与此同时,在多元化、丰富性的“导学互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互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也会得到激发,进而增强数学探究欲望。
3 逐步拓宽“导学互动”式教学路径,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离不开一些辅助性资源、素材、工具的铺垫。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各类教学道具、手段的引入,利用网络媒介、生活资源、趣味活动等来拓宽互动路径,让学生在多元化互动中体味不同数学知识的特性与现实意义,使“导学互动”课堂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得以增强。此外,在各类“导学互动”元素的刺激下,学生的互动意愿会更加强烈,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另外,随着“导学互动”资源的引入,很多比较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能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升[5]。如在开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辅助性视频、图画、模型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学会运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并引入具体“导学”问题: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如何消元?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中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内涵。而待到学生通过自学与互动完成所有问题解答后,教师再利用微课再次强调教学重难点等,以补充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憾与不足。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交互媒介与学生单线互动,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的困惑,在更为广阔、多元的“导学互动”视域下强化教学效能,塑造学生核心素养。
总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与显著特性使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随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会得到有效弥补,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被拉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更会得到全面调动,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理解能力的强化、认知能力的迁移、个性的释放提供助力。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践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思想、理念、要求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有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导学”活动、环节和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互动方式,在互动中完善数学认知,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找寻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求知路径,使初中数学的教与学向着多元化、丰富化的视域迈进,以全面突显初中数学的育人功能,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更好作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林为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3).
[2]夏喜庆,夏春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3).
[3]张彬.“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8).
[4]徐晓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
[5]袁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