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春期烦恼”的来龙去脉及其应对

时间:2024-08-31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6-0030-06

【作者简介】钟志农,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杭州,310008)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心理健康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歌德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样一个男女少年春情萌动的年龄段,便是人们常说的“青春期”。“青春期”异性交往引发的情感互动,犹如一条起伏缓急、渐行渐阔的情感之河、欲望之河,有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其中,水面落差较大、最为动荡不安的“中游河段”,大约处在15岁前后的初中三年之间,我们称之为“青春中期”[1];而在此前时隐时现的涓涓溪流,经过曲曲折折、渐入河道的“上游河段”,便是小学4~6年级的“青春前期”,又称为“青少年早期”[2];而在初中之后的高中三年里,这条情感欲望之河的河道渐宽、流量增大而流速趋于平稳,进入“下游河段”,这便是异性交往情感较为深沉、逐渐走向成熟的“青春后期”了。青少年们在这样一条情感欲望之河中要漂游七八年之久,必定会有一些人因“不习水性”而沉浮于“激流险滩”,甚至陷入“漩涡”而无法挣脱,此时便会引来两岸成年人一片惊呼:这些孩子“早恋”了!其实,“早恋”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来判断这些孩子是不是真的在“恋”,或者“恋”的时机是不是确实“早”。所以,本文在论及这一问题时,视叙述语境的不同,分别采用了“青春期烦恼”或“青春恋”的概念。

那么,这样一条长长的情感欲望之河,它的发源地在何处呢?

一、婴幼儿期:寻求快乐的欲望小溪与生俱来

少男少女“青春期烦恼”的生理性成因是性的渐趋成熟,而弗洛伊德在谈到人类性问题时,曾特别指出性的源头始于婴儿期。

1.婴儿期的性活动是与生俱来的。

婴幼儿有他们的性活动,会有性冲动,会寻找性的满足。现代医学仪器已经获取了男性胎儿在6个月左右阴茎勃起的超声波动态影像资料,证明胎儿发生性兴奋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早;而女婴出生后几个小时即可观察到阴道湿润的现象,男婴出生后的阴茎勃起现象在排尿时更为常见。1岁之后的整个幼儿期,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出现不自主的手淫行为,包括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向其他儿童暴露并相互抚摸生殖器等。

很多婴幼儿还会通过吸吮手指来获取快感。弗洛伊德对此分析说,从吮吸指头或这种“为愉快而吸吮”的活动中,我们看清了幼儿期性表现的三大特征:它的来源同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它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一种“自体享乐”;它的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我们相信,这些特征也通用于其他幼儿期的性行动活动。[3]57

2.俄狄浦斯情结是“青春期烦恼”的原型。

从4岁到6岁,所有的幼儿无一例外都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纠缠。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前已有论述,此处不再展开。我们只是要补充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索纳所说的:“小男孩、小女孩在他们成年之后,所有一切亲身经历的爱恋关系,都是通过俄狄浦斯情结在5岁时的过去经历作为原型变化而来。”索纳认为,人类生物的存在是爱的存在、欲望的存在、害怕的存在以及恨的存在。为什么会既爱又恨?“因为对其之所爱,亦对其之所欲,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他者之处出现失望和沮丧。”[4]而青少年在经历“青春期烦恼”的过程中,对于这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冲突体验都是极为深刻的。其实这种复杂而纠结的感受,不过是他们在4~6岁期间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再现而已。作为弗洛伊德的主要发现,“俄狄浦斯情结在儿童的性发育阶段出现,又在个体整个心理生活的性特征构建之中,发挥着中心组织者的角色”。[5]

二、青春前期:欲望溪流汇入狭窄的河床

青春前期主要指11~12岁前后,是童年期向青春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在這之前,即从7岁到10岁,儿童性活动的走势进入了一个“潜伏期”。弗洛伊德认为,在这段完全的或部分的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开始抑制性活跃,“它就像一道河堤,引导(性)走向狭窄的河床。”[3]53

1.“潜伏期”之说有争议,但“环境抑制”是客观的。

对于弗洛伊德提出的“潜伏期”理论,学界认为没有充分的研究数据可以证明。但在小学入学后的第一年里,对于儿童来说,和教师、同学保持一致并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是最重要的,班级里的群体氛围仿佛有一种很强的压力要孩子们这样去做。所以,“对与性有关事务的兴趣开始减退或潜伏起来,这样,在11~12岁青春期到来之前,孩子们就能有几年的时间去关注其他的事情。”[6]

2.“过渡期”性心理的关注重点,实质在同性之间。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们很容易发现,男生女生在异性同学面前似乎突然变得兴奋和活跃起来,于是很多学校和家长就认为这是“性发育提前”,要赶紧加强青春期教育,否则就要出问题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误判。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被誉为“青春期心理学之父”的斯坦利·霍尔早指出:“性别差异来得最突然、表现得最明显的时期,就是10岁刚出头的那几年。关于这段时期,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男孩和女孩会经历一段暂时性的分道扬镳,并沿着各自的轨迹走过这段最关键的人生旅程。这段旅程至少需要持续数年时间,直到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在经过一段剧烈的骚动和不安之后,迎来了各项机能的成熟”。[7]

研究表明,处于青春前期的小学生,无论男女都会有不少时间关注着异性同学,但是真正和异性在一起的时间却明显要少得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性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自身和同性之间,他们对于自己性器官的发育充满了好奇、担忧和不安。为此,他们在同性别同伴间私下打听,探讨有关性发育的知识,甚至出现与同性别同伴之间的性接触。

三、青春中期:“多恼河”之波涟漪四起、动荡不定

有一首歌唱道:“小小少年,很少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我们用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的片名来形容青春期学生的这一多事之秋,倒是蛮合适的。

1.渴望接触偏故作疏远,反向形成却难掩焦虑。

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七年级。七年级学生在异性面前变得比较躁动、张扬。如他们喜欢给同性别的同伴“配对儿”,其实给别人“配对儿”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给自己也“配对儿”,精神分析里叫作愿望的“投射”。再比如有些男生或女生专门追着某个异性同学叫骂不断,似乎与其势不两立,其实被骂的异性同学恰恰是叫骂者心仪的对象,这在精神分析里叫作“反向形成”。还有男生尝试在肢体上接触女生,但自己没胆量直接去碰撞,于是就把别的男生推到女生身上去,其真实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被推的男生反过来把自己推到女生身上去。这同样是一种“反向形成”。这些张扬的行为恰恰反映了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极其渴望接触异性,却又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从而给自己带来许多不适感和焦虑感。

2.生理成熟但心理滞后,跃跃欲试又瞻前顾后。

到了八年级,情况就有了质的变化。15岁左右的青少年不仅全部进入青春期,而且在性生理上的成熟度已经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指标上:一是他们性冲动的频率达到或接近成年人水平;二是他们性体验的强度也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这样一来,进入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在性活跃程度上可谓是一堆又一堆的“干柴”,一遇高温烈火就可能发生“自燃”或“被燃”。而另一方面,他们处理自己生理性冲动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却相对薄弱和滞后;加上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约束,他们内心的焦躁和煎熬恐怕是成年人早已忘却的记忆了。

同时,“青春期又是他们解决一系列根本的性问题的时期,如学习性的社会交往、形成对性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择定自己朝异性恋发展还是朝同性恋发展等。但是我们的社会对他们的性疑难只是一味管束和惩处,很少去解决他们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他们怎么能有独立个性呢?他们从这种无所不在的管束与惩处中会学到什么呢?他们只能或者是千人一面,或者是孤独者。”[8]

3.对“性”想入非非,但性走势却充满不确定性。

15岁前后,青少年的性发育不是一个刹那间的转折点,而是一个延续的发育期。“在此期间,性的器官,内分泌的全体系统和一般的肌体,全都新塑一次。”[9]在这个进程中,青少年的性兴趣、性认同、性取向、性意象等,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研究已经证实:“同性恋意识始于中学或青少年早期,但直到青少年晚期才自我标识为同性恋者。在许多例子中,青少年的这些与众不同的感觉与迷茫、孤立感及缺少归属感是紧密联系的。这些性取向异常的青少年仍然会面临着来自于教师、同伴以及社区成员的消极态度,也可能会遭遇到社会排斥。”[10]笔者个别辅导亲历的案例中表明,有同性恋倾向的男生往往在初中阶段便会表露出来,而有同性恋倾向的女生往往要到高中阶段才浮出水面;但无论男生女生,对同性恋发生兴趣的起源基本都从初中开始。有的青少年僅仅是因为异性交往受到外部干预,和家长、教师赌气而渐入此道的。当然,同性恋倾向本身不应列入性心理障碍的范围,它给当事人带来的最大困惑是被主流社会和同伴群体边缘化。

四、青春后期:激情依恋之河深沉而多险

青春中期意味着新的诞生,彻底告别童年,个体开始了一种新的存在。但是,这种变化必定带来混沌和混乱,个体需在无序中经过痛苦的挣扎、茫然的徘徊、忍痛的割爱,才能渐渐看清方向,走向比较成熟的青春后期。

1.异性友情与“青春恋”交错,亲密感与孤独感并存。

高中是一个充满新的情感关系的时期。过去的关系松懈了,过去的爱后退了,和父母的联结松懈了,原生家庭之外的陌生人开始走进内心。此时的青少年第一次出现了与可能的爱恋对象打交道的兴趣。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将他们的自我概念拓展到将自己看作是另一个异性“可能的恋人”,他们对异性的交往活动是围绕着自身的想象展开的,而且往往由一厢情愿的冲动而引发。当然,情感的体验可能会比青春中期深刻,甚至深沉,但真正的恋爱关系并非一定能形成,因此我们称之为“青春期恋情”,或“青春恋”。

青春后期是最初的个体化的阶段,最初的真正负责任的独立阶段。此时的高中生有一种强烈的脱离原生家庭、走向独立人生的愿望,但他们同时又体验到一种个体化过程的孤独感所带来的令自己感到陌生而可怕的痛苦。尽管这个过程如此让人矛盾纠结,高中生还是会执着地去寻找异性的“那一个”,并试图建立起更为亲密的“一对一”的关系,否则,他在周围的同龄人群体中会感到非常没有“面子”。换句话说,即便一个高中生并不愿因为陷入“青春恋”的旋涡而影响自己的前程,他也必须在众人面前显示有一个异性“知己”。这一点往往会让他们的家长或教师产生错觉和误判。

而对于一些学业上严重受挫的高中生而言,谋求建立同异性之间真正而有意义的依恋关系也成了他们逃避失败痛苦的“主渠道”,异性“知己”成了他们激情的源泉和全情投入的对象。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维持和培育他们之间的这份浪漫的依恋关系,尽管这种依恋关系并不牢靠,但他们自认为“我是认真的”,因为这是他们当下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

2.杏仁核与前额叶相互争斗,情感与理智难分难解。

当前,高中生在处理青春期恋情方面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性行为的隐蔽性和冒险性。据笔者接触个案了解的情况,高中生在校期间性行为发生率虽无可靠的数据统计,但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一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只是瞒着家长和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但是他们的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充分发育到能使他们控制这些情感的程度,这就好像他们的大脑中缺少了一道阻碍情绪之河的大坝一样。“这种发育上的脱节,可能就是青少年出现冒险行为和其他一些问题的原因。”[11]94

五、应对“青春期烦恼”或“青春恋”的主要策略

理清了“青春期烦恼”或“青春恋”的来龙去脉,那么,该如何应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曲曲折折和沟沟坎坎呢?一个总的思路是:发展性的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

1.第一道防线:分阶段、分层次、有区别的性教育。

斯滕伯格说:“第一道防线,就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性教育课程。性教育课程要早开,包括对于性、怀孕、避孕的认识,在青少年进入性活跃期之前就给他们以教育。包括如何做决定,如何对性行为说‘不’,如何在异性交往中坚持自己的主张等。”[12]

问题在于何为“早开”?又如何分阶段、分层次、有区别地开展性教育?在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的具体国情。

近10多年来,我国卫生系统有关部门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性教育课程,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男女生殖器与性行为的常识教育,并在一些试点学校和地区发行教材、大力推进。作为一种性教育实验,我们应表示尊重,但同样是性教育,是从“防艾防病”的角度来设计,还是从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设计,恐怕会有完全不同的构想和结果。

西方的性教育是在西方世界独特性文化背景之下展开的,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相去甚远。即使是在美国,一项调查也发现,“93%的美国人支持在高中开设性教育课程,84%支持在初级中学开设性教育课程。”而且,“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促进青少年节制自己的性活动上。”[11]257

所以,笔者主张适合中国国情的性教育,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简要地说来包括:

在幼儿阶段,重在理解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把握好父母与孩子接触时的分寸感,帮助孩子顺其自然地度过这一危机时期,不必过早激活孩子的性意识。

在小学低段,要承认入学后环境压力对学生带来的“欲望抑制”,帮助他们集中精力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毫无必要人为地通过极富刺激性的卡通形象去勾起他们的性好奇。在这方面,可对照我国台湾地区对小学1~4年级学生的性教育是观察蝌蚪和鸡蛋孵化的过程进行反思。

在小学高段,性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发育较早的女生;性教育内容主要是理解女生的生理现象,加强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性教育形式主要是小团体辅导,成熟一批,教育一批。尽管有些男生女生行为乖张,但总体而言,没有必要过分夸大“性发育提前”对异性交往造成的危机感,更无须草木皆兵,把初中的性教育内容盲目下放到小学阶段来。要特别指出,青春前期是男生女生对性展开自我探索的重要时期,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绝大部分的性知识转播都是科学的,孩子们在性的自我探索期自然会接触到这些内容,同性别同伴的交流更是他们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自主探索”,而我们成年人却习惯于在小学性教育过程中大搞“注入式”,岂非咄咄怪事?

在初中阶段,正值学生普遍进入青春中期之时,应系统、科学、有序地开展性生理、性别心理的教育[13]。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在高级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教育和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不踩底线上,同时兼顾价值观澄清,重在分辨异性交往关系的“美”与“丑”即可,无须做过多的理性探讨,因为没有思维发展基础的说教必定是苍白的。

在高中阶段,根据年龄特点,青春后期的性教育主题设计除了增加避孕知识和艾滋病防病知识之外,必须立足于价值观层面的辨析和建构,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幸福观、责任观和正向积极的人生观,进而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处理好异性关系和恋爱婚姻等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2.第二道防线:应对“青春恋”个案的12字方针。

对于已经陷入“青春恋”的学生,可采取“不反对、不支持;先理解、后引导”的12字方针。为什么“不反对”?因为“反对无效”;不仅如此,反对还会关闭和当事人沟通的大门。为什么“不支持”?因为中国的文化不是西方的文化,中国的父母不是西方的父母,中国的学校也不是西方的学校。为什么要“先理解,后引导”?因为若不理解青少年“青春期烦恼”的来龙去脉,对“青春恋”的引导只能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那么“怎么引导”?应该说没有一定之规,只能“贴着来访者的思路走”,具体情况具体应对,不能操之过急。一般说来,如果是高中生的“青春恋”,起码要经过连续8~10个月以上的会谈跟进才有可能见成效,也有可能是基本无效,所以,还是强调“预防为主”,方为上策。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罗斯.青春中期[M].肖泽萍,程文红,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

[2]肖威尔.青春前期[M].王振,马婷婷,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

[3]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M].罗生,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57.

[4]简·大卫·纳索.俄狄浦斯情结[M].张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序8.

[5]让-米歇尔·奎诺多.读懂弗洛伊德[M].陆泉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97.

[6]莱斯利·马洛尼.理解孩子:4~5岁[M].黄秀琴,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3.

[7]斯坦利·霍尔.青春期[M].凌春秀,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279.

[8]阿尔弗雷德·C.金赛.金賽性学报告[M].潘绥铭,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58.

[9]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M].李安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8.

[10]纽曼.发展心理学[M].白学军,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7.

[11]约翰·桑特洛克.青少年心理学[M].寇彧,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2]劳伦斯·斯滕伯格.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M].戴俊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505.

[13]江汉声,晏涵文.性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305-3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