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 要】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主题不显、策略不灵等问题,必须客观审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和“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为”的主要思路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拓展规划,为部分学生提供心理问题的援助方案,为少数学生提供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可为”的关注焦点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丰富学生心理资源,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基于生态文化的视角,必须建构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树立生态化的理念,坚守生命化的主题,遵循生成化的原则,采取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07-05
【作者简介】任其平,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17)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人格的发展远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大量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近些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无论是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方面,还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而带来的一些问题,甚至夸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和“可为”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危害也是明显的。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化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从学校层面,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迫于一个事实: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严重。换句话说,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原先不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没有“治未病”的思想,更没有“发展”的设计。基于这种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要么是“迫不得已”的陪衬,要么是“夸大其词”的炫耀。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不清、目标不明、主题不显、策略不灵。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不清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掀起了生态化的服务理念和工作范式,强调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对学校课程、行政管理和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干预。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强调对个别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咨询,忽视对全体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现代心理健康服务理念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的全方位渗透。其实,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其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等,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和预防目标,这类工作包括心理健康促进和教育;另一类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矫正和治疗目标,这类工作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現在不少学校常常把矫治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忽视发展目标。其实,发展目标才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况且,学生的绝大多数“问题”也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就要以“发展”的视角和“发展”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不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主题和内容上是需要整体考虑的,因为时代、年级、性别、地域文化等差异都会影响学生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直接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服务。现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学校选择的主题和内容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人格和升学择业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既不系统也不连贯,更多的主题和内容只考虑是否具有娱乐性。这样的主题和内容显然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不灵
策略指谋略和技巧,是工作取得成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要遵循学校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无论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还是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在具体的策略方式上要考虑中国文化特点,考虑学校办学特色,考虑学生发展实际,考虑教师实际能力,工作要“接地气”。但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少学校“跟风”现象明显,别人购置沙盘我也购置,别人开展校园心理剧我也开展,别人强调家庭治疗重要我也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过于单调,缺乏灵活性。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和可为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经历了从问题矫治导向向心理发展导向的转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全面、科学。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地审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和“可为”。
(一)“应为”的主要思路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功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针对全体学生,二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概括起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为”的主要思路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拓展规划,为部分学生提供心理问题的援助方案,为少数学生提供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
1.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拓展规划。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曾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并且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关注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拓展他们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些拓展规划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等。
2.为部分学生提供心理问题的援助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正常的健康心理、一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在生活、学习、人格和升学择业等方面由于应激事件而出现一些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人际问题。面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心理援助的方案,改变学生不当的认知方式,改善不良的情绪控制策略,改良不佳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为少数学生提供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
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毋庸讳言,有极少数学生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品性障碍、行为障碍和特殊功能障碍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紧张等。这些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功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干预,主要目的是尽量恢复学生正常的心理功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二)“可为”的关注焦点
如同“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我们不可夸大其作用。不少人把学校其他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归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劳”,似乎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筐”,有用的东西都往里面装。这不符合实际,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如何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1.促进自我成长。
学生在学校会遇到生活、学习、人格和升学择业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可以放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方面。通过教学、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理解重要他人和重大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合理定位,悦纳自己,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2.丰富心理资源。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适应不良带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可以放在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源方面。通过教学、体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让学生主动丰富自己的心理资源,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蕴藏强大的内在动力,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可以放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而不是所有方面。有些问题是需要家庭解决的,有些问题是需要教师解决的,有些问题是需要同伴沟通来解决的,每个微系统都有其内在的功能,不能弱化这些功能。
三、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以个体为圆心扩展开来的嵌套式系统。这些嵌套式系统包括:由家庭、学校、同伴等对个体产生直接影响的微观系统;由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的中间系统;由那些未直接参与却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外层系统;由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态度、习俗以及法律等因素组成且渗透在前三个系统中的宏观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的学生必定是具有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品质与行为能力的人。基于生态文化的视角,我们必须建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树立生态化的理念
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既是独立的,又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人与环境系统失衡就会产生心理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是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加以修复和改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这种生态化的理念,并逐步影响全校的教职员工,真正认识到:在生态化的模式中,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学校生活的快乐、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介入、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社区环境的和谐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坚守生命化的主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个体与社会系统达成协调一致,从心理层面促使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并在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个体也确实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守生命化的主题,因为生命化的主题具有唤醒人的意识、触动人的灵魂和促进人的成长的功能,通过设计生命教育主题,让学生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在这个主题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热情和幽默,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心理上是自由的、安全的,也时常感受到内心的感动和生命的意义。
(三)遵循生成化的原则
所谓生成过程,是指动态、平衡、渐进的过程,是没有预设结果的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但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的不同,考虑到学校这个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我们必须承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是既定的、预设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滞后性的呈现。因为学生发展也是个体不断与环境交互建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学生的成才、成人过程,还是教师的成长、成功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
(四)采取生活化的策略
生态文化强调人对社会现实的适应及其作用。中国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问题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是不同的,中国学生排在第一位的问题就是学习焦虑,并且由此带来一连串的诸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附带问题。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千万不要脱离中国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要始终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要考虑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真诚、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保持积极心态面对这些问题,也才会真正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33(6):97-102.
[2]向祖强,张积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基于生态文化的考察[J].教育研究,2018,39(7):102-1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