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丹
摘要通过对柔道运动员实施身体运动功能干预训练,FMS总分得到提高,运动员损伤发生次数降低,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预防、缓解疼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柔道 运动损伤
河北女子柔道队作为厚积薄发的队伍,曾培养出众多柔道名将,近年来天津、廣东、山东、江苏等省市竞技水平飞速提升,河北原有优势逐渐被削弱。队伍在经历过新老交替后,涌现出了一批敢打敢拼,攻坚克难的年轻队员,从2016年-2017年度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以及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成绩来看,河北女子柔道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当前国内外流行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已广泛应用,如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柔道项目发展较好的队伍。通过对河北女子柔道队体能训练课的统计发现,目前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仅应用于几名备战全运会的重点运动员,且这几名运动员是在伤病情况已影响到正常训练的基础上,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融入其中,以达到帮助运动员尽快回归专项训练的目的。
本文针对河北省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情况,基于调查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后前后,损伤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力求探析应对运动损伤的策略,为保障运动员降低损伤风险和系统训练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河北省柔道运动员损伤情况影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河北省女子柔道专业队的12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5岁(19~28岁);平均训练年限5.83年(6~12年);国家健将8人,国家一级2人。
测试内容:功能动作筛查的7个动作。包括: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步蹲、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排除测试3个:肩夹击、伏地起身、臀部后坐。为保证公平有效的进行实验,本文中涉及的所有测试均由同一人完成。
实验内容:本研究中在连续20周内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以纠正性动作训练为主,阶段二围绕整合身体运动链展开训练,第三阶段结合专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每周进行2次,每次1-1.5小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FMS总分对比情况
河北武术省女子柔道运动员FMS筛查总体情况一般。实验前有FMS评估中50%队员总分<14分,8名队员存在有不同部位的疼痛,2名队员存在两个部位疼痛,1名队员总分>14分,但评估过程中有疼痛,疼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作幅度和稳定性等,对身体运动功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经过实施20周身体运动功能实验干预,33%队员总分≤14分,评估过程中5名队员出现疼痛,疼痛人数及部位有一定程度减少,FMS动作完成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南此可见纠正性训练在改善动作模式与动作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实验前后损伤发生次数对比分析
经过对实验前后FMS评估过程中疼痛分析,以及在实验周期内运动员损伤次数统计,结合队医的诊断,针对性设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案,经过20周的干预以及队医的积极治疗,运动员损伤发生率有一定程度下降,治疗次数逐渐减少,见图l。损伤发生率的降低并不能说明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直接干预的,而是经过队医治疗与干预及专项能力不断提升的共同影响。柔道作为交手对抗类项目,比赛规则允许使用关节技、寝技等技术,以上技术在应用中会人为造成局部关节损伤,而河北柔道的强项是投技,针对于这部分损伤,较难通过单纯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预防,应与专项技战术结合,全面发展运动员技战术,从而对抗人为因素造成的战斗性减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20周身体运动功能干预训练,运动员FMS得分整体得到了提升,出现疼痛的人数与疼痛部位减少,且动作完成质量有较为明显提高,纠正性训练在改善动作模式与动作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实验周期内运动员出现损伤次数逐渐减少,腰部与肘关节损伤发生率降低。说明FMS评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队医治疗等方面的紧密结合,能够对降低损伤发生率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二)建议
1.科学的评估有利于及时、客观了解运动员身体状况,尤其是连续、系统地评估,能够更好的把握运动员损伤规律及损伤变化情况,便于教练员针对性科学指导训练。
2.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动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才可将技术运用达到最佳,在今后的训练中不仅重视训练数量,同时应将训练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