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保新 周晓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一系列新规则的实施,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无论从技术、心理、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无遮挡发球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球的旋转、速度都有所下降,尤其在判断上相对容易,这就给接发球方在准备中更多的时间去判断和思考。本文系统阐述了接发球判断意识、技术动作、心理及对对手情况了解的方法,合理掌握接发球的各项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是迅速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水平的关键环节。这对提高乒乓球专选学生的接发球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乒乓球专选学生 接发球技术 判断能力 心理素质
一、乒乓球接发球的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在判断上不出现偏差,是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的关键,避免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正常水平的情况发生。提高学生对球的判断能力,乒乓球的发球变化多端,从方式上看,有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从落点上看有斜线和直线、长球和短球;从旋转上看,有上旋、下旋、侧旋,侧旋球又有左侧上、下旋球和右侧上、下旋球之分。从发球到回球之间只有几秒钟,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接发球者既要对来球的方向、落点做出判断,还要对来球的旋转性质做出判断。
(一)旋转的判断
1.练习发上旋球时,板形比较竖,发下旋球时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练习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
2.在发上旋和下旋球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发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二)对速度和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练习发长球时,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
2.对短球的判断:练习发短球时,手上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考虑比较多的是落点和旋转。
(三)站位的选择
选择好站位是接发球的基础,只有选择好站位,才能更好地把对方发出来的各种落点和各种变化的球回击过去,同时还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乒乓球接发球的技术动作
(一)挑接、搓接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挑接的基本动作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
(二)摆短、搓长
摆短是快搓短球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能有效地限制对手的拉、攻上手。一般运用搓长技术是和摆短配合运用的快搓底线长球。它是以速度和突然性取胜。
(三)晃撇、拉接
晃撇一般是在侧身位,正手搓侧旋球、斜线球,常用来接短球与侧身挑直线配合运用,可使对手不敢轻易侧身,进行有威胁的正手抢攻。拉接一般是用来对付长球的方法。在拉接中,要特别注意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本质区别。
(四)攻打、接半出台球
攻打在接发球中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主要用来对付长球。由于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发球的旋转非常强,突然性和速度也今非昔比,给接发球攻打技术的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要打好乒乓球,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放弃不练。毕竟,攻打是乒乓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谓难度大,威胁更大。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半出台球的意识和胆量问题。其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能拉接,不要搓撇,否则,将会非常被动的。
三、心理素质
接发球要果断合理。运动员在决定接球时,不可保守求稳、轻率莽撞,以免耽误时机或造成无所谓的失误,运动员在接球的一瞬间要快速果断的做出正确决策。实施了11分赛制后,使赛程缩短一半,关键球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使队员的心理上压力较大,如何能够在比较被动的接发球环节上有较稳定的发挥,心理因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思想;其次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最后要对对手有充分的了解。
四、结论与建议
乒乓球运动中接发球技术掌握得好坏,取决于平时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水平的高低,接发球种类很多,例如:搓长、摆短、点拨、带、拉、攻、推、撇等各种技术,所以要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必须提高各种基本技术在比赛中,对方发下旋很转的反手短球,就要用摆短或劈长技术回接,采用不同回接方法要掌握拍面角度,拍面所朝的方向,击球时间,击球部位和摩擦方向,发力方向和发力主要部位等。要想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必须提高各种基本技术。在平时训练比赛中有针对性进行接发球训练,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实战比赛,熟悉各种各样的来球,通过不断的比赛训练,是自己的接发球技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悦宏,李云德.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2] 李荣.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技术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1997(3).
[3] 李大成.大学生乒乓球接发球教学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4] 赵静,刘文娟.大学生乒乓球接发球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5] 陶爱荣.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教法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
[6] 王应.乒乓球接发球时快速移动之我见[J].体育教学.200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