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时间:2024-08-31

陈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和能力的高要求上,更需要强健的体魄。对于学校中的公共体育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较好的运动技巧,是对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论文将从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入手,从公共体育教程的设置、课程结构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立等多个角度,剖析目前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如何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教学 公共体育教程 教学质量 对策

步入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已得到大力深化,教育思想也受到革新,教学方法不断进化,为院校老师提供更多教学思路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公共体育教课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教育部更是对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要求和不足之处,高职院校应当加快解决的步伐,提出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目前高职院校公体课程与教学现状

尽管近多年来,诸多院校已对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进行了大大阔斧的改革,如设立了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多选课程、专项提高课程等多样化的课表,但依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喜欢运动、但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很多院校在公体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课程指导思想含糊不清

体育课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均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养成终生热爱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受益终生。不过,因为在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却明显存在着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的问题,使得体育课程背离实际需求,体育课难以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偏差,最明显的表现为,不仅是学生,也包括了很多其它学科的教师,认为公共体育课可有可无,更为偏重成绩的观念,而体育教师则表现消极,主动让课给其它学科。受整体学校环境的影响,学生自然也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

(二)课程安排生硬,灵活度有限

在走访本市数所高职院校发现,其体育课程的设置,多与高中阶段雷同,包括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数个门类,创新之处不大,且因教学资源紧张,多为大班上课,学生对重复的课程多有诟病,兴趣较低。

(三)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

在公共体育课程测评的设置上,以及对公体教师的考核上,往往存在着过于注重成绩的问题,相反,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被摆放在次要位置,这实际上违背了“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同时,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课程安排不尽合理。

二、提升公共体育课程和教学质量的路径

(一)改善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

体育课表,不仅要囊括高中阶段的体育活动选项,更要有丰富、多元化的项目提供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既包括了提供更多的体育项目,不仅局限于常规的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努力提供多元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以积极地态度参与其中。同时也包括了教师层面上,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在体育课上,教师应终止传统的教学模式,原先的基于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技能的体育教课方法,摆脱先讲解、再示范、后训练、并纠正的固定程式化教学,这种方式往往过多地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操控性,会抵消学生的创新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反之,应该在实践中带动学生的训练,在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问题,寓教于乐,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二)优化体育考核制度

在中国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应当尽力避免唯以成绩定优论,每一位公共体育教师都应当自我优化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学校则应该优化体育考试制度。首先,对体育教师来说,不能以体育成绩来判定学生是否适合体育训练,本着体育重在参与的精神,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之中。果断摒弃对死板的考试章程,因为唯成绩论,会挫伤很多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体育学习的兴趣。建议实行小班上课,教师认真体察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及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校而言,则努力优化体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完善考核要求,不能仅以成绩定优劣。

(三)体育教材的大力改革

实践应当与理论完美结合。在公共体育的授课中,除了户外训练外,还有理论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在现实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往往将体育教材被视为空物,实际上,教材的师范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学生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性体育意识,培养理论素养,立于学生步入社会后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因此,在教材的改革上,应精选一些形式新颖、充满现代气息的内容,并符合青春期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材料,同时,补充一些适合现代社会的体育项目,如时下流行的瑜伽、户外攀岩等,努力与市场化体育项目接轨,让需求改变体育课程。

三、小结

社会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标准,学校应该积极培育更多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身强体魄的青年俊才。而对于目前学校中公共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少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纠正,克服难题,完善体育教学体制。此外,也需要从改变观念做起,将体育生活化,不以成绩定优劣,深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实行多维度的体育课程考核制度,以培养全面素质教育学生为最高目标,努力开拓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孔军.高校体育与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 鱼飞.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与运动训练方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3] 张振华.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

[4] 单保海.大学体育教育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5] 张景凯.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