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优秀网球选手佩特拉?科维托娃双手反拍击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时间:2024-08-31

黎祖庆  周继和  辛海峰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通过采用运动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科维托娃的双手反拍击球技术特点及运动学规律,从后摆引拍、挥拍击球和随挥动作三个阶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技术细节。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角度和速度,身体重心的高度以及身体的扭转幅度等是影响网球双手反拍击球技术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网球 科维托娃 双手反拍 运动学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三维录像解析法: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比赛现场运用两台JVC9800摄像机(50fps)对运动员科维托娃反手击球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定点拍摄,主光轴夹角约60°。选取三次成功的反手击球动作录像片段,采用北京森淼鑫公司开发研制的3-DSignalTec解析系统对录像进行解析,解析时采取逐幅解析,人体模型选用选用欧洲Dempster女子人体模型(16个环节,21个关节点参数)。为研究需要,解析时添加了拍头点和球点两个测量点。所得数据采用低通数字化滤波法进行平滑,截断频率为8赫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动作阶段的划分

为研究需要,本文把科维托娃的双手反拍击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后摆引拍阶段:运动员在判断来球后,做分腿垫步时刻(准备结束时刻)到球拍摆至离躯干最远的时刻(引拍结束时刻)的过程;(2)挥拍击球阶段:从引拍结束时刻到球拍接触球时刻的过程;(3)随挥动作阶段:从球拍触球时刻到球拍挥至左肩离躯干最远时刻(随挥结束时刻)的过程。

(二)后摆引拍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通过运动学解析显示,在向后引拍结束时刻,科维托娃的左、右膝关节角度为132.5°、154.4°,左、右髋关节角度为112.4°、146.1°,左、右肩关节角度为102.5°、114.60°,左、右肘关节角度为109.2°、125.4°。通过对比发现科维托娃的左膝关节角小于右髋关节角、左髋关节角小于右膝关节角,说明其在引拍过程中,身体重心向后引动的幅度比较小。从肩关节角度和肘关节角度参数可以看出,肘关节上抬角度比较大,动作较为舒展,手臂伸展较为充分,符合现代网球引拍的原则。在引拍结束时刻的左、右肩关节速度分别为0.78m/s、0.74m/s,左、右肘关节速度为1.71m/s、1.37m/s,左、右碗关节速度为1.47m/s、1.65m/s,拍头速度为4.03m/s。说明其各关节都保持着较快的线速度。

(三)挥拍击球阶段运动学分析

在球拍触球时刻,科维托娃的左、右膝关节角度为168.1°、141.4°,左、右髋关节角度为149.8°、165.5°,左、右肩关节角度为158.1°、131.7°,左、右肘关节角度为156.3°、149.3°。在这一时刻,科维托娃膝关节、髋关节的角度都比较大,说明其重心较高,但是从肩关节、肘关节的角度可以看出,击球时手臂伸得较直,有助于增加击球的力量。在此阶段左肩关节角逐渐增大,球拍触球时刻达到最大值,右肩关节角逐渐减小,球拍触球时刻达到最小值,左、右肘关节角度呈递增趋势,说明运动员在击球时,动作较为舒展、流畅,一气呵成。

肩髋角的大小反映了腰腹部,胸部和肩部的相关肌肉进行充分拉伸的程度,角度越大,说明储备了更多的势能。科维托娃在这一阶段身体扭转幅度只有28.5°,说明转体不够充分。在球拍触球时刻的左、右肩关节速度为1.78m/s、1.67m/s,左、右肘关节速度为2.72m/s、2.26m/s,左、右碗关节速度为5.03m/s、6.15m/s,左、右手速度为6.07m/s、 6.79m/s,拍头速度为15.43m/s。拍头速度达到了最大值,其次是手和腕关节的速度,说明运动员在用力向前挥拍击球的同时,通过小臂带动手腕迅速向上转动的动作,使球产生更多的旋转,增加了击球的稳定性。

(四)双手反拍随挥阶段运动学分析

在随挥结束时刻科维托娃的左、右肩关节的夹角分别是127.6°、54.6°,左、右肘关节的角度分别为42.1°、90.4°。肩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充分反映了其抬肘较明显,肘关节角度较小,说明手臂有明显往前送的动作,增大了球拍对球的作用时间,符合随挥时幅度大,距离长的原则。

三、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科维托娃在利用双手反拍击球技术时,从整体上来看,其整体动作比较流畅、舒展,动作技术较为合理、规范,各个阶段的动作技术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细节部分。运动员在后摆引拍阶段转体不够充分,应该加大身体扭转幅度,以便增加弹性势能;在击球阶段,身体重心较高,应适当降低重心,减小膝关节的角度,充分利用下肢蹬伸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潘晟,张宏成.两种网球底线击球技术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比较分[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10月第4期第18卷.

[2] 林锋.网球双手反拍击上旋球技术动作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8(5):77-78.

[3] 潘晟,张宏成.两种网球底线击球技术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比较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