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才是人类的归宿

时间:2024-04-24

林松立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城市,都有一个模糊认识,并且想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西方国家居民富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搬离嘈杂拥挤不堪的市中心,到郊区去享受宁静、自然,也更环保。

是这样么?先来看看人口数据。二战后美国的传统城市人口数量都在缓慢地下降,最大的城市纽约市,人口从1950年的789万,下降到1990年的732万;芝加哥在1950年时人口数为362万,到了1990年,不足270万。但是,最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城市犯罪率的下降,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善,不少城市人口数又开始缓慢增加,人们从郊区慢慢搬回市中心了,典型代表是纽约,人口数从1990年的732万,猛增至2010年时的817万,反映了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重回市中心的趋势。

其他城市呢?1990年代初,东京人口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下降了,原因是与东京都的首都分散计划有关。但日本政府很快放弃了这个计划,随后人口开始回流东京圈:目前东京圈的人口总数大约是3600万,也即每三个日本人,就有一个住在东京圈里。其他,伦敦人口占英国人口的13.1%,韩国有2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首尔,奥地利有20%的人口集中在维也纳,等等,普遍都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在他的新著《城市的胜利》(Triumph of the City: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中,引经据典地驳斥了以往那种认为都市存在疾病、贫穷和犯罪等诸多问题的观念,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城市生活的诸多误解,雄辩地向我们证明:拥挤的市中心才是你我的天堂,城市才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和最宜居的地方。真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城市才是人类最大的发明

假设地球人都搬到德克萨斯州居住,德州仅仅一个州,就足够提供给地球上每人一套别墅。在一个空间如此辽阔的地球上,我们人类却选择了城市。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在格莱泽看来,自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在雅典的一个集会场所展开辩论以来,作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人口密集区域,城市已经成为了创新的发动机。佛罗伦萨的街道带来了文艺复兴,伯明翰的街道带来了工业革命。当前,伦敦、班加罗尔和东京的高度繁荣,也是得益于它们产生新思想的能力。?在西方较为富裕的国家,城市已经度过了工业化时代喧嚣嘈杂的末期,现在变得更加富裕、健康和迷人。在较为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城市正在急剧地扩张,因为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人们从贫困走向繁荣,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

即使是贫民窟,也是城市胜利的标志!城市里充满了贫民人口,并非城市让他们变的更加贫民,而是城市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由此引来了贫困人口——毫无疑问,他们如果一直居住在郊区或农村的话,将更加贫困。所以城市中存在的贫困现象,事实上体现了城市优势。

当然,大量的移民涌入城市肯定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压力,但新移民从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地方来到了城市,他们享受到了完善的交通与公共设施带来的所有好处。通过阻止人们使用来维持城市基础设施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没有任何权利阻止他们平等的权利,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有趣而又讽刺的是,比如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改善,又导致更多的贫民涌入了贫民窟。

城市放大了人类的力量,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相互学习。城市的未来是光明的。城市这种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反映了人类强大的属性。我们是作为一个群体共同成长的,因为我们一起捕获猎物,并相互交流技能,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著名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认为,集群居住是原始版的城市生活,它“为人类智力的演化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共同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从图书到谷歌搜索引擎,再到微信,新的技术从来没有改变我们最基本的社会属性。

城市才是最绿色最环保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田园生活梦。更大的、更宽敞的房子,被森林环抱着,前后有院子等等。传统的社区是绿色的,如果人们不大量地出行,并信守传统农业的目标,他们将会使用很少的碳。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低密度的社区,那么我们将会大量地驾车出行,而且我们的房子更大,自然也要消耗掉更多的电力来取暖或制冷。

美国的碳排放有?0%来自家用能源和交通,其中私家车又是最大的排放源。人口越密集,私家车的使用越少。在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同等的情况下,居住在人口密度大于?0,000/平方英里地区的家庭,平均每年使用的汽油为?87牸勇兀痪幼≡谌丝诿芏刃∮?,000/平方英里地区的家庭,平均每年使用的汽油为?,164牸勇亍?比如纽约,只有不到1/3的人是开车上下班,而开车上下班的美国人高达86%。美国29%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居住在纽约的五个行政区里。在所有的城市中,纽约人均消耗汽油量是最低的。

从市区移居到郊区,意味着家庭用电量将增长?8%。标准的郊区家庭比都市家庭每年多排放?牰侄趸迹渲邪?400磅的取暖排放和1800磅的电力排放。所以,格莱泽呼吁,如果你热爱自然的话,就请从郊区搬回到市中心居住吧。

有趣的是,在健康方面,生活在大城市里,风险会较低。一个出生在纽约市的婴儿,预计会比出生在美国其他地区的婴儿要多活一岁半。洛杉矶、波士顿、旧金山以及其他许多城市都可以夸口说,它们的标准年龄死亡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平方英里拥有居民500人以上的县的平均预期寿命,比每平方英里只有100人的县,要长9个月。

嘈杂的城市,明显的汽车尾气,人口寿命还要长一点?是的。原因很多,比如纽约,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死亡率明显比全国水平低60%,因为这个年龄段,意外和自杀是最大的两个死因——这个年龄段的纽约人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要比全国水平低75%以上。

城市的生产率要高很多

城市是人员和公司之间物理距离的消失。它们代表了接近性、人口密度和亲近性。它们使得我们能在一起工作和娱乐,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实地交流的需要。

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而且还能刺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高密度都市中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多元文化的碰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进步的引擎。在美国,在大城市的大都会区工作的工人的收入,要比不在大都会区工作的工人,高出30%。这高出的工资,被较高的生活成本所抵消,但这并不能改变高工资体现高生产率的事实。生活在居民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会区里的美国人,比那些生活在规模较小的都会区里的美国人,生产效率平均高出50%以上。另一个数据是: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的人均收入,比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要高出几乎4倍多。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搬迁到西部或边陲地带去,虽然人工和土地成本便宜得惊人,但把工厂设立在如深圳或广州这样的城市里,生产效率的提高就完全足够弥补这些成本。

搬回拥挤的市中心吧,那才是我们的天堂

美国文学评论家塞谬尔·约翰逊说,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拥有生活能够提供的所有东西。伦敦、纽约、东京和巴黎,如此受人欢迎,恐怕不单单是长达几个世纪的在建筑、博物馆和公园方面的巨额投资。城市的创新并非仅仅意味着新型的工厂,它还意味着新式的菜肴和娱乐机会。《福布斯》杂志称,伦敦的舒适环境已经帮助了这座城市吸引了32万亿万富翁,在全球最富有的富豪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今天,在大城市里的晚间娱乐节目,更可能是去饭店吃一顿晚餐,而不是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也不是去一个歌厅唱歌。在曼哈顿,在饭店工作的人口,是在杂货店工作的人口的4.7倍。在中国,小小的餐饮业,就业人口高达2200万人之多。餐馆的繁荣说明了城市提倡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好处。

从长远来看,美国曾有一段时间郊区化生活,就像是工业城市的短暂岁月,与其说是一种趋势,不如说是一种脱轨。城市建设很困难的,高度集中既带来了成本,也带来了更高的效益。我们的政策应该在住房、社会服务、教育、交通、环境和所得税,扫除一切障碍,以利于城市的发展,而不是相反。那些现代城市的批评者是错误的,恰恰是人口的聚集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让城市成为人类进步的象征和创新的发动机。(衍生阅读:陆铭的《大国大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