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碰不得的“绝命毒师”刺萼龙葵

时间:2024-08-31

◎本刊主笔 刘国伟

碰不得的“绝命毒师”刺萼龙葵

◎本刊主笔 刘国伟

这是一种开着美丽黄色花朵的植物,浑身是刺。与许多人畜无害的入侵植物迥然不同,它会让人畜备受折磨。它是一种驭风有术的植物,风能吹多远,它就能滚多远。与此同时,它还拥有清热解毒的医学价值。它就是被称为“洋瘟神”的入侵植物——刺萼龙葵。草如其名,它是杂草中的刺头,近年来在国内和国际上表现出强大的扩张潜力。

多刺果实粘在动物身上传播

刺萼龙葵是茄科植物的一种,除土下根部外,茎、叶、花萼、果实上都是刺,和它的许多同族伙伴们一样,故乡在美洲大陆。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一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它的原产地从美国中西部北达科他州延伸到墨西哥,在落基山以东的平原上。国际应用生物研究中心(CABI)推测,它最初是通过牛群和马群的迁徙蔓延到全美大陆上。它拗口的拉丁文名字Solanum rostratum Dun,是法国植物学家迈克尔·菲利克斯·杜诺在1813年命名的,最早的标本如今存放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大学。比起学术味道浓重的拉丁文名称,美国人更喜欢叫它buffalo bur,意为“野牛刺果”,因为当年人们看到它多刺的果实粘附在北美野牛的身上。

刺萼龙葵早年曾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最爱的口粮。但是随着土豆被引入美洲种植,甲虫开始“移情别恋”,喜欢上了马铃薯。被虫子嫌弃就够不幸了,在自己的原产地还被列为入侵生物,对它而言可能是更大的打击。在美国爱达荷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刺萼龙葵被打入“入侵物种”名单,并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收录入有毒植物数据库,这是为何呢?

单从外形上看,刺萼龙葵有其可爱之处。虽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命短暂,却有着长达6到9个月的花果期,开出的黄色花冠很多,直径2到3.5厘米,分外艳丽娇嫩,国内因此得名“黄花刺茄”。由于“光顾”刺萼龙葵的昆虫较多,大大提高了其传粉率。据媒体报道,更瘆人的是,在辽宁省,猪毛菜因沾上了刺萼龙葵的花粉,也变得浑身是刺。

刺萼龙葵在刺萼龙葵果壳富有弹性,成熟裂开后能将种子弹射出去。

刺萼龙葵的茎布满了“尖牙利爪”

邻近植物沾粉也长刺

无论是在荒地里,还是在干燥的硬地里,刺萼龙葵都能生存。

刺萼龙葵花蕊中有5根雄蕊,4根短1根长,长的那根雄蕊后期会变弯,这使它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记住这个特点,读者们以后就能在野外辨认出刺萼龙葵。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被刺萼龙葵妖娆的花朵所迷惑,它可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植物,其危险性由内而外散发。它外有物理防御手段,如花萼、茎干和叶片布满利刺;内有化学毒素,含三种高毒性的神经毒素茄碱,一旦误食会引发严重的肠炎和出血。牲畜误食后表现为虚弱、颤抖和流口水。如果人被它刺伤,则会皮肤红肿,疼痛难忍,难怪FDA把它收入有毒植物数据库。

不过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有研究成果显示出刺萼龙葵的医疗价值。从刺萼龙葵中提取出的甲基薯蓣皂苷,对人类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因而确立了它在抗癌方面的价值。在刺萼龙葵中还含有对马铃薯环腐病具一定抗性的滤过性毒菌,显示了它在植物保护方面也有价值。除此之外,它展示得更多的是自己身为入侵植物的本领了。

刺萼龙葵是国际检疫性害虫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口粮

开黄花的刺萼龙葵,根扎到相邻植物的根系中撷取营养和水分,和相邻植物抢夺阳光。

随风“滚”天涯

生命力顽强,不挑环境,是许多入侵植物的共性。这方面刺萼龙葵显得尤其突出。无论是在农田、路旁还是荒地里,无论是干燥的硬地,沙土地还是潮湿的耕地里,它都能活得很“滋润”。它的根须扎到相邻植物的根系中撷取营养和水分,它的枝叶扩展面积大,抢占相邻植物的阳光,在阳光利用量、物质合成代谢方面,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一个地区生物群落的最高点,对其他植物的压制态势、排挤性伤害极为明显。

刺萼龙葵黑色的种子,能够长期休眠潜伏,待合适时机落地生根发芽。

刺萼龙葵花蕊中有5根雄蕊,4根短1根长,长的那根雄蕊后期会变弯。

来源:CABI官网

此外,多子多孙也是刺萼龙葵家族兴旺的重要保证。一株成熟的刺萼龙葵上的浆果所含种子数量可达上万颗,这些种子有时以一种强力的姿态离开果壳:成熟的果壳裂开后常把黑色的小种子抛撒到空中。还有一些植株以更“浪漫”的方式把种子送往远方:从根部断裂,成为一团风滚草,在野外随风滚动,足迹到哪里,种子就飞到哪里。此外,它还会扎入动物皮毛、人的衣服、农机具及包装物进行传播。刺萼龙葵的种子虽小,可天赋异禀,能够长期休眠潜伏,待合适时机便落地生根发芽,这也大大提高了其繁殖率。

正因如此,中国、匈牙利、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把刺萼龙葵列为入侵物种。《中国农学通报》载文,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危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特点,对刺萼龙葵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6((评估值达到20分就可以确定该物种不可引入,30以上为高风险),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歼灭”费力成本高

在美洲以外,刺萼龙葵的生长地还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国、丹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1981年,刺萼龙葵首次在中国辽宁省朝阳市被发现,目前在吉林省白城市、山西省阳高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新疆乌鲁木齐和北京也有发现。

这种伤人伤畜、影响农事作业的杂草,无论是控制扩散范围还是消灭它都是极其艰难的任务。它的种子很小,极容易搀在粮食中到处扩散,检查起来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处理它的化学方式主要是在其秧苗期喷洒除草剂二氯苯氧基乙酸,物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不断锄草或在开花前用锄头分散刺萼龙葵的植株,以防止其种子生成。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将其铲除后焚烧深埋,这个过程要注意戴好厚厚的手套,一旦被扎伤就得尽快就医。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外来植物刺萼龙葵及其在乌鲁木齐出现的生态学意义》一文,以及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纽约植物图册(NYFA)、《不列颠百科全书》和西新墨西哥大学等网站,特此声明致谢。)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