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探

时间:2024-08-31

陆婷婷

摘要:新一轮新课改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学前教育教学进程中,德育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道德教育的必然性入手,对道德教育的现在状况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就如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渗透

引言:早期儿童处在思想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孩子们对事物好奇并强烈的模仿,却缺乏辨别对错的本领。所以,需要老师把孩子的思想与父母的思想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指导,进而培养孩子的人生态度;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一、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涵义

我国早期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是陶行知提出的;陈鹤琴则是以“行动”和“言语”作为中国传统德育方法的观点,认为“以身教为主,以言教为主”,说明了教师和父母在儿童品德养成方面的重要角色。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的健康个性,把个人品德作为自己的根本,把公德作为服务社会和民族的基础。陈鹤琴先生认为,实施道德教育要注重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要通过亲身观察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更为完整、立体的知识和体验。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上,他还把健康、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言活动作为五个方面,社会活动就是道德素质的具体表现。另外,道德是我们的一个老生常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经典论著和经典教科书对道德进行了阐释。例如,《颜氏家训》中有大量的关于品德的修炼,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条件日益复杂,受到互联网媒介的影响,道德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诸如《孔融让梨》和《二十四孝图》等经典名著,到今天人们的交流、行为、心理失衡、亲情的丧失、以及道德的歪曲,都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人格和品德的培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面对21世纪的形势,不但要及时进行学龄道德建设,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同时要认识到当前的道德状况,及时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使父母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抛弃重智轻德的陈规陋习,改革教学方法。

二、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必要性

从童年到成人,是一个性格逐步完善的时期。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值得教育者进行深刻的思考。未成年人的品德失调或由于缺乏良好的个性,缺乏良好的价值导向,教师和家长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应付考试,还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从儿童早期就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和重视,从而指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个性,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和民族有益的人才。

三、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现状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强调以德为本,以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当前我国在学前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有三:首先,在教学中,老师采取了一些常规的教学方法,多数是由老师口头讲述,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一些老师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儿童对道德教育的忽视。第二,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枯燥乏味的学习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施。第三,父母在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些父母对所学的东西过于看重,对道德的关注不够,导致儿童跟风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这些都是造成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原因。

四、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实施途径

(一)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渗透

儿童具有很好的学习和模拟的技能,所以老师和父母要在平时做好榜样,做好孩子们的表率,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例如,老师在离开学校时,要积极地与孩子打招呼,培养孩子对别人的问候和尊敬。另外,老师在教学时也要顾及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从心里感到尊敬,才能培养出换位思考能力。孩子们回家后,父母就成了他们的教师。平时要注重日常的一些礼仪教育,或者从琐碎的事情上逐渐向孩子灌输,例如:物品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垃圾不能随意丢弃等等。在日常的活动中,有些无意的举动能够很好地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二)与儿童的思想转变相适应的道德教育

儿童的情绪非常敏感,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开朗,容易表现;有些孩子比较内敛,不会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儿童的心理改变,并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及时地找到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状态。

(三)实施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个人的品德、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学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一个充满了学习气氛的幼儿园,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指导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了解、互相爱护,同时要培养孩子们懂得尊敬和感激,建立正确的伦理规范。只要一部分孩子们能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学习,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四)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

作为一名儿童的教育工作者,父母的职责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早期儿童道德教育中,要团结家庭,要与学校老师合作,减少溺爱,多指导。比如说,学校会和家人一起举办诸如“母亲节”之类的节日;感恩节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礼物,让他们懂得感激。另外,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要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把道德教育从小学扩展到了家里,让道德教育逐步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把道德教育和节日活动相融合,能使儿童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在重阳这天可以向家中的外公外婆等老人高声地表示对亲人的关爱。另外,校方还可以举办一些诸如到养老院看望老人、奶奶等社会福利,并赠送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礼品,让孩子们从细心中感受到关爱。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五、结束语

幼儿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而在幼儿园中,道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教育和教学中,要充分注意道德修养,这是一个人的思想启蒙,也是他成长的基石。在教育中,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与父母共同努力,把孩子们培养得无愧于自己和家庭。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德育的内容和方式应该与儿童的生命息息相关,既要能适应其个体发展,又要能适应其年龄特征和基本认识。通过对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统一,通过合理、亲切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渐形成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雅君.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浅述[J].第二课堂(D),2021(10):83-84.

[2]姬春艳.刍议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166-1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