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4-08-31

王洋

摘要:要提高小学信息化教学的效能,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态度;方法;技能;素质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就造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能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将会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进行。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态度不够端正。

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学习主课之余用来放松的,并不一定非得要学习到什么知识,甚至部分教师以及班主任都在给学生传递这样一种态度,随意占用信息技术课堂的时间来进行其他主课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整体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不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与技能。相反,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开小差,相互聊天打闹等,都极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对于所学知识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技能,在学生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大,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或许起不到什么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学术上的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不理解原理而导致处处碰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这一门课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逐渐产生畏惧情绪。归根究底,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长时间积累下来就导致学生越来越不理解操作步骤,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自然也是正常现象。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主要问题的解决措施

1.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学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在他们的以后的学习乃至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他们才能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才能更加顺利。为了帮助学生端正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态度,教师要联合起来,首先是班主任,要动员各科教师不要随意占用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的时间,如果自己的教学工作没有完成可以移到下一节课。班主任还需要在每一个星期的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不能以眼前的利益来评判事物的好坏,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或许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但是将来在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它将会是很好的一个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生活化,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可以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并且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范围更加广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软件的操作,例如图片处理,文字编辑等等,在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来让学生完成。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例如让学生来编辑一张自己在平时拍的照片,或者是自己来编辑自己写的文字等等,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能够对完成该项任务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这一门学科能够带给自己的东西,从而在不知不觉间端正学习的态度,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也就能更加高效地开展。

2.成立学习小组,及时解决问题。

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理解原理而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某一个选项在哪里点,下一步编辑应该怎么操作等等。在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便会一直积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学习上出现的漏洞越来越多且难以弥补,就会失去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以及信心。但是,一个班级有很多位同学,在學生自己进行操作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不可能对每一位同学的疑问都详细地解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成立班级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首先把自己的疑惑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大家在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也就能够互相解答问题。一位同学的疑问或许有同学知道答案,如果一个组的成员都不知道答案的话,再来求助教师。这样一来能够帮助教师减轻负担,二来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知识,提出问题的同学能够及时解决自己的疑问,解答别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加深自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从而实现了班级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全面提升。

3.给予学生更多训练和实践的机会。

根据我们前文的论述,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很多机会操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技能,他们不仅在下课之后很快遗忘老师讲过的东西,同时也会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和态度,认为这门课学习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一些训练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一部分知识之后,先不要急着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叙述,而是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一遍。这时候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选择练习题目的时候,最好是能够有一定的情境,比如刚刚学习了ppt制作的基本知识,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解决问题的情境,比如“小明要在课堂上当‘小老师’,代替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一篇课文,现在他想制作一个ppt来让自己的讲解过程更加清晰,你能帮帮他吗?”诸如此类的情境创设出来,学生能够很快地带入身份,并且切身体会到制作ppt的这些基本技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在哪些方面,以及在不同的场合制作ppt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上课讲到的东西是否都一定适用。那么在接下来自己操作的过程他们也就能有一定的动力和欲望,而不像之前那样觉得信息技术学到的东西根本无用,训练也就是浪费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观察,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学生们都来说一说最近这一段时间内,他们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解决了什么样子的现实问题,比如帮助自己的父母做ppt、word文档等等,学会处理图片等。经过这样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也都能够普遍认识到这一门学科学习到的东西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还会让他们真正发现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结语

信息技术课堂在小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掌握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实现素质教学。

参考文献:

[1]欧阳云丽.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12):128.

[2]王蕾.小学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S1):57-5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