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4-08-31

解鹏程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教学模式与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将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在学生不出校的情况下,有效开展基于实际企业生产场景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学生到岗位的无缝衔接,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基于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实践实训,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任务,以建设高质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抓手,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点,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 生产性 实训基地

我国一直致力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合作采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符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深入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现代学徒制”为切入点,倡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建设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全面支持和参与教育

企业是学生实习实践岗位的主要来源单位,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在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广泛邀请企业参与,同时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建立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的实践育人基地。同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和企业的生产需求,还要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员工培训的需求,只有这样校企双方都深度参与的实践基地,才能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专门化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企业为学生量身打造数量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接受教师业余实践顶岗实践,为学校师生的科研和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无缝对接的主要平台,是教学和生产统一的综合性平台,是学生从学业到就业进行转换、从学生到员工身份转变的有效途径,因此,相对于普通校内实训室和企业生产车间需要赋予更多的功能和使命。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集企业生产、教学实训、科研开发、技能储备、创新创业、社会培训和成果展示等多种功能,也是学校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建设好、运行好、利用好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服务社会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将理论学习同企业实践相结合,是从最真实的企业、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可以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前置入校内教学的课程体系,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并提供学生就业的稳定性,解决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的社会性问题,节省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校有更多的资源、更高的技能来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快速转化,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发展深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切实可行、持续发展、良心互动的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性。

(四)有利于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

毕业生的企业工作经验是企业考察毕业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将学生入职前的岗位能力培训前置到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将企业对学生文化的熏陶前置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企业的技术要求前置到学生的实训课程中,能够切实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提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一出校就能迅速成为企业岗位骨干,尽快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一)政府的角色与行为调适

企业从诞生那天开始,其天职就是为了盈利,让企业参与到公益性质的办学当中,就需要政府拿出相应的政策,无论从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澳大利亚的OBE模式来来,政府都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促使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外,当前的校企合作都还比较肤浅,都还是最原始的企业仅仅是为了使用学校的廉价劳动力的角度出发,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如税收等措施,推动企业在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全方位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二)学校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调整

1.创新全方位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内容

一是完善机制,与企业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合作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共同培训教师,教师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建立校企共享型、技能型的师资队伍;二是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将企业的核心数据、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搬进教材、搬进课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和考核指标,切实培养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新型技能人才;三是加强三教改革,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回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上来,在教师、教法、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一切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从社会的人才要求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

仿真企业的生产环境。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由于企业的真实账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可以在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中模拟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在运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企业会计操作流程、会计基本准则等会计专业基本规范。建立起一套标准化、流程化、仿真化的校内实训实习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职业文化和相应的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对职业和企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在行业协会、区域经济组织等中的有利作用,利用各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平台包装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输送学生。通过“政、校、企、行、会”五方联动,建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并在基地的教学运行过程中,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政府工作人员等就人才培养、企业顶岗、学生就业、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开展多方研讨。

实训基地还能发挥其在教师、教材、教法等改革过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鼓励、引导教师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将知识储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校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建立知识常青型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驱动教师学习,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引导教学和管理团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党员带头强化“标杆意识、研究意识、红线意识”等“三种意识”,在广大师生中树立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努力向标杆看齐;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学生中心、教师主体的理念,强化赶超意识,关键时候不掉链子,见困难就上,见红旗就扛,努力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管理和教学团队“放眼看世界”,多去办学理念先进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多去专业相关性高学生就业集中的企业学一学做一做,多去在校和毕业生中听一听想一想,打开视界,多进行SWOT分析,多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劣势和优势,找寻突破的机会和方法,避免沾沾自喜闭门造车,工作开展过程中强化研究思维,以最优的方法、最好的状态、追求最理想的效果。坚守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底线,强化绩效管理。

打造师生命运共同体,延长90分钟外的教育时间,开展第二课堂革命,成立“领学联盟”,鼓励教师深度参与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增加师生思想碰撞的机会,让“老”师变的“年轻”,增加教职工自我革命、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紧迫感,增进师生感情,提升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企业的角色与行为调适

现代职业教育在不断向内涵化发展,高大上的实训室已经不再是学校发展的名片,依托企业最新技术、最新理念,具有具体岗位工作场景的实操化、生产化实训室才是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可以借助企业资金优势和人员优势,零投入建设基于企业行业需求并能快速更新的生产性实训室,定制化满足企業和行业特定岗位能力的人才需求,改变企业捏着鼻子吃“难吃的”“免费午餐”的现状,探索校企融合新特色,此项工作的重点在与切实考虑校企双方需求,要真抓实干,不能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企业向学校纯输出,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校企共同开发一些具有科技研发和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新课程,也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助力企业项智力密集型转变。同时,校企合作也有利于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装备进入到学校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 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开发探讨[J].闫靖,徐龙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8)

[2]利益平衡视角下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杜训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ZDJH-1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