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余巧霞
摘要:随着社会快节奏地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社会、人格素养等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劳动教育,不仅锻炼初中生的身体健康,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有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劳动教育;心理健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初中生所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广泛,由于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难免会被不健康信息所影响。与此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以及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各种困惑与难题。在这些影响因素下,初中生心理问题就必须得到重视。因此,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
劳动是人本身的内在心理需要与应有的自觉行动,而劳动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勞动意识、劳动技能为核心,塑造个体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劳动意识作为劳动教育的要素,它是培养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前提,也是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活动中,仅有劳动意识不够,还需认知、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促进和转化。只有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劳动意识转变为劳动行为。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形态的劳动行为(劳动实践),都是个体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到对内部主观世界的塑造[1]。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脑力或技术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劳动不再只是机械的、体力的劳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劳动中无疑含有较多的认知成分和心理成分,需要劳动者随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控、调节、评价和优化,是其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借劳动教育这一途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有力保障。只有当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劳动教育需要还原到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过程的形态上去。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应该主动进行一些脑力劳动来调节身心;以情感劳动为主的人,则要用独处与沉思来加以平衡,发展其更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对抗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的重要方式。
2.初中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
2.1建立规范化劳动评价制度
为保证初中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还应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劳动评价制度。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劳动的内容均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并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比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同时,评价标准还应从多角度考量,不能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真正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劳动意愿、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等行为做出判定,关注学生劳动教育学习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的有形成果(作品、技能水平等)和无形成果(学习态度,劳动中的收获、感悟,克服困难的经历等)都作为评价的内容,从根本上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同时,将学生的劳动情况录入个人档案,纳入学生升学、评优、就业的重要参考,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为常态化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2]。
2.2注重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针对性
在实际开展初中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深入发挥该项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还应注重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针对性。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不同的劳动课程,制定不同的劳动目标与劳动要求,给予学生不同的心理干预与影响。注重展现劳动课程教育的丰富性,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质量水平。比如,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劳动课程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个人卫生整理、家务劳动教学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摆脱对长辈的依赖心理,感受劳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高年级学生已逐渐建立起成人意识,在对自我要求方面,自然也会向成人看齐。因此,学校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通过开设烹饪、手工、茶艺等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够“独当一面”,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帮助父母修理一些简单的物品,还可以向父母展示茶艺,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
2.3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动与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在初中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注重从实践层面入手,引导学生做好劳动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获得更多体验与感悟,发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在具体落实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劳动实践基地,并结合实际,做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例如,学校可以积极与学校大宗食材供货企业合作,实施开展“悯农”特色课程。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农业专家,为学生讲解有关粮油生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粮油公司参观学习和实践。相关特色课程内容应简单且富有意义,符合初中学生的能力实际。比如,简单介绍食用油(面粉)的加工、面食的生产、粮油卫生标准的执行等,从而在有效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和他人的劳动成果[3]。
结束语:
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因此应加强初中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同时结合初中学校实际采取一些有效途径,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劳动教育的实践和落实,实现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恒山,达瓦扎巴,仁增多吉. 异地办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以西藏那曲普通高中为例[J]. 心理月刊,2020,15(17):118-119+127.
[2]杨学云. 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归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30-31.
[3]王芳,李保松,宫贺. 运用读写技术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探究——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2021(09):27-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