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啦啦操在近几年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关注,其在一定程度上将力量与美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活动。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啦啦操教学发展的现状,其后阐述了高校啦啦操训练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啦啦操训练内容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及手段。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训练内容;体系构建
1 我国高校啦啦操教学发展的现状
1.1 学生层面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啦啦操发展时间较短,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很多学生在此之前对啦啦操的认知和了解极少。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啦啦操本质上属于一项体育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测重点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的实践能力,根本无法全面系统化的掌握啦啦操运动的动作要点。因为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动作习惯基本已经成型,未来发展空间较小。
1.2 教练员层面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啦啦操运教练员学历层次为大专及以上,其对于啦啦操的原理有着全面的认知,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并不是专业出身,大多是其他项目转型发展而成的,虽然在正式教学之前经受过系统化的培训指导,但专业教学能力有所欠缺,没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时无法及时解答,尤其是临场发挥能力不足,也无法熟练掌握啦啦操的相关规则标准。
2 啦啦操训练内容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及手段
2.1 构建完善科学的啦啦操训练理论教育机制
啦啦操训练理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动概述,主要阐述了啦啦操运动的内涵、类别、历史起源、主要特征及其功能优势,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的认知啦啦操项目,并意识到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主流趋势;第二,专业运动术语,包含了基本动作、难度动作的相关术语表达,学生只有掌握上述内容才能意识到啦啦操动作的要点要义;第三,安全教育,向学生着重讲解啦啦操运动安全的重要现实意义、自我保护方法、运动损伤防治措施,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较为全面的常识;第四,音乐和鼓动,啦啦操不同于普通的篮球、足球等竞技项目,需要与音乐节奏相配合,因此学生要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音乐,并且在赛场上正确运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与活动的无缝衔接;第五,竞赛裁判,这一内容主要包括了啦啦操竞赛的类型、规则、动作评分标准、裁判员的相关职责,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竞赛规程并深入了解啦啦操的评分方法;第六,实践训练,学生通过了解训练原则、训练方法,结合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有效掌握训练基本规律,并且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需求开展自主训练。
2.2 阶段性实践训练
(1)身体训练
阶段性训练中针对身体训练也应当从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入手。一方面,针对一般训练而言,应当集中开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姿态训练以及弹跳训练等等;另一方面,针对专项训练而言,要将形体训练、舞蹈训练、步伐训练、手位训练作为主要内容。
(2)技术训练
1.技巧啦啦操
抛接:这一动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涵盖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包括转起抛接、跨栏跳、仰面摇篮抛接等等内容。
翻腾:这一动作涵盖了前后翻滚、双臂翻滚、倒立前翻滚、后翻滚等等。
托举:托举这一动作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位置的多样性。这一动作要求保持两秒以上,因此在训练中首先要对尖子动作进行有效的明确,底座保持平衡,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紧张性特征。
过渡连接:每个动作的过渡都应当连贯流畅,这样才能具有表演性。在啦啦操的编排过程中,教练员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合理设置行为动作,加强其与音乐节奏的有效契合,合理流畅地变换队形。
2.舞蹈動作:舞蹈风格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可以是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也可以是hip hop,但在竞赛过程中民族舞难度较大,也是得分要点。
3.口号:要带动所有观众情绪,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口号至关重要,这也是啦啦操区别于其他竞技运动的关键所在,通过口号队员能够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战术与音乐训练
在进行战术训练时,教练员应当充分根据竞赛的性质特征、队员的配合程度以及其他参赛对的整体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的战术计划,使得所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战术意识。尤其是对于底座成员、尖子成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其的分散,分别开展实践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出个人优势并展示团队风格。对于音乐的实践训练教学来讲,在学生掌握啦啦操前期阶段应当集中开展节奏训练和节拍训练,使学生能够有效识别训练内容并积极引入音乐游戏,向学生展示音乐特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整体上训练较为简单。而在后期阶段则要对复杂的旋律和节奏进行集中训练,对一整套完整的行为动作利用音乐进行描述,不同音乐风格、不同节奏要以差异化的行为动作作为载体,这样才能实现鼓动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4)舞蹈与鼓动训练
在初级教学阶段,学生应当掌握芭蕾舞的相关基础,开展把杆训练;在教学中期则对民间舞、现代舞进行教学指导;教学后期要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要领及相关技能技巧。与此同时,针对鼓动训练来讲,第一阶段的重点为口号与击掌的配合,第二阶段则将道具及动作融入其中,第三阶段要实现音乐训练、鼓动训练以及啦啦操训练的共同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啦啦操训练应当严格贯彻落实循序渐进、竞技需要、相似合并的原则和宗旨,基于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科学的啦啦操训练理论教育机制,并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啦啦操实践训练。
参考文献:
[1]高铭鸿,罗旺.啦啦操运动队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21, 11(27):3.
[2]张卉.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 28(9):2.
金欢,女 ,山东日照,1988年6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简介:沈建新,出生年月:1972民族 :汉性别:男籍贯:湖北孝感学历 :本科 职称:副教授:体育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