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4-08-31

李丽娟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多的是在为小学生的长久发展和提升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教师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教学实际中出现了很多阻碍学科发展和推动的因素。基于此,文章展开对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

前言:当前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同时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探究意识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预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思考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因素,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有效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一、课前导入让学生开展思考

课前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直接决定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重视导入的环节,使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学生的状态,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的思考,并能踊跃的参与课堂的活动,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了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关于“能量传递”相关的教学时,教师拿着一个汤匙,请同学亲自来触摸一下感受温度,接着教师将汤匙的一端放进热水中,并让学生猜测汤匙的温度会怎样?并让学生在亲自来触摸一下。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汤匙温度的变化你们有什么疑问,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刚才提出的疑问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就是今天要讲的热是怎样传递的。接着教师为学生出示课件把铁棒黄色的一端放进热水中,推测一下铁棒中热的传递方向?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学生说出了:通过自己的接触,热是由温度高的热水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铁棒,再由较热的一端传递给较冷的一端。学生说出后,教师为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火柴棒、蜡烛、铁丝等物品,为学生设置了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验证。

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进而开展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提升其综合能力。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合理的教学引导之下,促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深刻、全面。例如,关于液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们观察了水的体积变化,我再进行了演示,将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让学生观察其现象,再将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出示了出来,将其放进了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请两名学生上台观察,并且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当我提问:“你们能不能从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中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是热的呢?”两名学生陷入了沉思。我便趁机引入了相关的实验活动:“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请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展开实验活动,并且及时做好观察与记录。”然后,我为各小组分发了相关的材料,指导他们展开了实验活动,并且合理融入了: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等相关的问题,不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我又及时提出了:“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且为学生们提供了红茶、牛奶等,让各小组用同样的实验方式进行观察,并且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二、开展相应实验优化家庭作业

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之中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在家庭作业中合理融入实验操作,进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我在教授“研究轮轴的作用”的教学过程中,便结合本节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关的课后作业:“轮轴的作用有哪一些?”让学生们在放学回到家之后,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具体的实验活动为:与家人分别观察轮滑的推拉门,观察、记录汽车轮胎的特点,观察电风扇转动轴的特征等等。这样的实验活动有着较强的趣味性,比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与兴趣,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出轮轴的实际作用。

三、开展活动提升预习效果

课前预习是开展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理解与认知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展开预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现阶段一种新型的课前预习模式,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保证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我在进行“能量”教学之前,我会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预案,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关的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课前探索了能量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们思考能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观察需要什么条件?哪些物体可以转化成能量?这样的问题形式能够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方式,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然后,我还要求学生们在课前实验活动当中探索光能与能量的秘密,结合课本教材中的实验,思考其中的实验方式、步骤、要求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验演示,并且及时做好记录与观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实验总结进行了分享,有的学生提出了光能是由太阳照射产生的,会随着太陽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有的学生提出了水能是一种自然能,它是由大自然馈赠产生的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理解程度的同时,有效推动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在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还应当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时做出调整,提高科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荣占.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赢未来,2020(4):41.

[2]石云.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J].速读(上旬),2020(7):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