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鲍雁辛++黄涛++邓云程
周期逆袭与传统转型的共振孕育着2016年的投资机会。
“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保增长、促创新、改体制,期间年均GDP增速须达6.5%,棚户区改造、电网改造、轨道交通、地下管廊有望成为基建“抓手”。
当下“光说不做”(进入施工淡季)令市场的预期降至了接近冰点,存在预期差的可能;外部催化剂指向2016年保增长的弹性,回归“旧常态”仍是大概率。稳增长新招数包括地下管廊与海绵城市。
其中,管廊建设按照10个试点城市1个试点省份测算,投资规模在400亿-500亿元/年。管廊建设形成的主要增量并非在管材,主要的增量是设计、施工、辅助材料(主要为水泥预制件、防水材料)及附属消防、监控设备、IT系统等。
从供给侧改革来看,退出+整合或令行情升级,建材行业将迎来大整合年,板块性机会仍偏向高弹性的水泥,包括东北、京津冀、西部及央企整合的相关上市公司。
2010年7月-2011年6月,水泥板块曾上演了供给侧行情,驱动因素是“缺电——限电”导致的产能收缩令行业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建材行业在互联网时代正面临着趋势性变革:传统的“大卖场”及“多级经销商”盈利模式面临被颠覆的命运;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增强,旨在让消费者轻松、放心、便捷地完成家装消费;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提供流量入口,线下由供应商完成服务体验。
“地产后市场”这一为市场所忽视的,蓝海消费市场正快速启动。我们测算,地产后市场未来3-5年可与新装市场等量齐观,而不同的是,地产后市场属于可选消费品,重复使用频率高,消费者品牌意识大幅提升,竞争壁垒较传统工业品建材更高。
我们认为“地产后市场”的逻辑将主导??A股建材股未来的市值变迁趋势:具备轻资产、品牌消费及品类延伸的子行业龙头企业或将胜出。
建材领域央企改革方面,中国建材集团依靠央企体制+民营主体,成为“央企市营”典范。“央企市营”由董事长宋志平提出,这也是中国建材集团建立的基石之一,依托央企资源优势,行民营之实,汇集了众多民企精英等。
中材集团有望成为下一个央企整合对象。集团资产总额约1200亿元,2014年营收规模约800亿元,利润总额约20亿元。2010年9月7日,中材集团承诺5年内解决水泥资产同业竞争问题,到期后承诺延后1年,相关公司的股东会未通过。
我们认为,周期逆袭与传统转型的共振孕育着2016年的投资机会:。
1.供给侧改革或令水泥周期逆袭:水泥行业2016年之大变局,大的整合、小的退出,占行业近40%产能的大企业间(合计约11亿吨产能),可能进入整合大年,2016年很可能发生行业大规模的并购整合,包括两大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及中国中材集团,京津冀一体化带来华北双巨头之间的整合;而产能占比30%的小企业在现金成本线附近,龙头企业山水水泥的债务违约导致的连锁反应,小企业可能年关难过;从需求端看,基建和地产投资有望底部恢复,2015年中西部地区水泥为代表的需求断崖式下跌,2016年底部确认后有望有所恢复;
2.地产后周期的品牌消费,2015年三季度地产后周期产业链品牌建材销售收入同比明显回升趋势,我们认为有望延续至2016年上半年,品牌建材企业仍将演绎毛利率提升,集中度快速上升的逻辑,而收入端的回暖将带来估值的提升;
3.转型及改革,结合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新材料领域的交叉渗透及传统国企改革背景下的资产整合;对应公司原有的投资逻辑被颠覆,投资机会将出现。
作者为2015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非金属建材行业第一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