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金江
摘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占很大比例的地区,本文主要对民族文化融入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民族文化,历史教学,助力
一、引入
民族文化从大的方面说,包括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所有文化,以我国民族文化为例,指的就是一切的中华民族文化,从小的方面来说,特指占人口少数的民族文化,在我国指的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本文的民族文化为第二种含义。谈及民族文化,***总书记曾提及: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历史教学责无旁贷,一方面来说,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有利于贯彻历史核心价值观。
二、运用策略
1.深入调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
任何历史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的运用,其前提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如果教师精力充足,时间充裕,兴趣充分,可以对各民族文化或多个民族文化进行了解。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服饰,蒙古族的摔跤,布依族的声乐艺术,彝族的火把节文化等。当然,多数教师难有如此多的精力与时间对很多少数民族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至少要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比如身处广西地区,壮族的学生很多,教师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壮族特色文化,嚼槟榔在汉族中是极少数人的习惯,甚至有些人对嚼槟榔者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但是对于壮族人来说,嚼槟榔是其传统习俗,如果在广西地区教学时,对此习俗嗤之以鼻,定会遭到壮族学生的抵制和不满。在贵州地区,苗族人数不少,苗族不同于汉族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宗教信仰,汉族人一般秉承唯物主义思想,不信仰宗教,但是苗族人由于其独特的经历,多信仰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在此地区教学,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并对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要有一定的涉猎。有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涌现了很多著名人物,对本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藏族的松赞干布、萨格尔王、仓央嘉措等,因此身处藏族人数较多地区的历史教师要对这些历史名人有所了解,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介绍。
2.引入民族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名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少数民族的学生或多或少对本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民族著名历史人物,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历史教学。必修一中国古代史在讲到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明线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暗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因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就明线而言,教科书提到了很多制度,比如行省制和军机处的设立,行省制的推行大大有利于中央集权,军机处的设立则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两个制度分别是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开创的,因此在蒙古族占多数的学校,教师就此提及忽必烈的重大事迹,让学生了解忽必烈对于元朝建立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对于满族占多数的学校,教师就要多谈雍正的事迹,包括巧设军机处,改土归流,减轻民众的负担等。就暗线而言,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一定要向学生揭示这条线索。此外,对于藏族占多数的学校,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补充藏族传奇人物萨格尔王的故事。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惩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大约生于公元1038年,大约殁于公元1119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可以说,萨格尔王为国家的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必修一第二十课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其中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讲述该制度之前,教师可以以课件的方式呈现多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习惯和服饰,给学生以味觉和视觉上的冲击,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制度基础是什么呢?学生自然而然的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是他们一定会想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族史内容
人教版必修教材民族史内容涉猎很少,但并不是没有,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民族史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拓展,以使所有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上的贡献,增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情感。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中,小字部分有回民支队的抗日事迹,这说明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团结一致,浴血杀敌。但是书本中并未对回民支队抗日的具体事迹进行描述,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例。比如:1940年5月,马本斋率部在康庄附近设伏,仅用了40分钟,150余名日伪军全部被歼,截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回民支队则无一伤亡,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受到了晋察冀军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1940年秋,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马本斋率部在深南、深北一带频频出击,扒毁敌人的交通要道,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伪政权组织。这些具体事例不仅让学生看出了回民支队抗日的英勇事迹,还与教科书内容直接联系,对于推进历史教学有莫大帮助。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注释中有坎儿井,该技术从内地传入西北,经过维吾尔族的改良,能有效的防止地表水的蒸发和渗漏,它能将沙漠变成绿洲,很好的缓解了西北地区民众用水难的问题,不仅体现了民族交流,还蕴含着少数民族高超的智慧和勤劳的品格。
三、小结
将民族文化融入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师的应然之举,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之举,是体现民族智慧的实然之举。教师教学中巧用民族文化,不仅能够助力历史教学,还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坚守此道。
参考文献:
[1]黄国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對策分析,考试与评价,2015。
[2]王晓芳:试论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性格,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刘海燕:从“民族文化认同”到“民族精神养成”——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养成教育,历史教学问题,2013。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民族文化视野下的防城港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编号:2021B210)的阶段性成果。
221850170528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