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坤英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落实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指明了重要的发展方向,也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提出了严格要求。文章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为探讨主题,阐述深化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为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教育阶段的优化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初中教学
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并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关键在于遵循素养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树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要求将发展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上,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实验活动中树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逐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后需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涵盖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基本经验等领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科当中,“学科核心素养”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到初中化学学科,其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理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初中化学教师要全面认识这五个维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依托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设计和思维引导,落实各维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渗透。
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师需正确剖析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并从化学学科的基本属性出发,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以打造初中化学的“求真”课堂。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首先要加强对物质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构成的教学解读,以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层面认识物质、分析问题,由此可培养学生进行物质分析的微观视角;其次,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课堂教学用语,使学生养成用化学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语言进行表述的习惯;最后,教师要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意设计,并依托化学实验、化学游戏、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多种活动载体,增强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体验,历练学生多维度的化学学科学习能力及应用能力,如此能助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对
围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以创设学习情境、推出实验活动、投放思考问题等教学方法为抓手,推动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一)理解实验的价值与作用、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理念
在化学学科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核心素养,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实验教学不能够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说教形式,抑或是通过师生间的简单对话达到教学效果,而是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获取相应的体验与经历。 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化学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选取适宜的时机,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其了解并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科学态度、探究精干以及价值观等,领悟科学精神,实现对化学价值的深刻感悟,全面提升个人的学习素养。
(二)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特定的学习场景当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析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内容要以真实性、直观性、生动性为原则,尽量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或生活经验,并融入更多直观的教学素材,如此可为学生直接观察化学现象创造有利条件。
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它们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造成它们物质特点显著差异的具体原因。教师通过搜集相关图片、视频教学素材,创设信息化的学习情境,向学生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在微观结构中存在的差异性。学生观察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直观认识到它们在微观构成及碳原子排列方式中的不同之处。理解这些微观结构对物质特点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三)推出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师推出自主性较强的化学实验活动,可以彰显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求知、求真的探索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而可塑造学生“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科学精神”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活动中,收集制取的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实验方法。教师完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讲解,组织学生操作完实验后,在实验课堂的总结环节,可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向上排空气法的操作原理,并教会学生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同时对接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密度知识,如此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求真”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四)投放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接触化学学科的时间较短,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都相对欠缺。教师以思考问题为抓手,加强化学课堂的启发诱导,用更具层次性、针对性的化学问题,细化化学课堂的学习任务,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如此既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流程,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建构所学知识,又能引领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学习思考中,有效锻炼化学学科的思维能力,进而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时,教师围绕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加以拆解,并投放化学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新知的探索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分别有哪些?二者的用途有哪些?二者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学习,如此能够强化学生的化学辨析能力,改善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方式,进而可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新时代下初中阶段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教师需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积极革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陶梅.基于化学素养的初中化学知识教学探索[J].智力,2020(35):133-134.
[2]林丹.核心素养呼唤作业变革———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12):25-27+60.
105950051126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