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龚菊萍
在“双减”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质增效”的前提,是实施“5+2”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有它的独到之处。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数学課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应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心理学家研究表明:7岁以前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7-12抽象思维处于始初阶段,9-11岁儿童辩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所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但又由于是始初阶段,学生难于理解概念、公式等,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智慧之眼,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发展抽象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时,利用课本上的插图,使学生感知在地面上拖拉机行走后两个轮子留下印记近无法汇合即不会相交,然后通过动手平移铅笔,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了什么?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平行线”的概念,就容易理解。从直观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这一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其次,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只有“发散”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才能深刘理解,巩因并灵活运用,培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由于学习内容是开放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我在《课程理念与小学躲堂教字行动策略》上看到这样一个设计纸箱的案例:要设计一个正好能装下24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纸盒,你们有多少种设计方案?。一看题目这是一道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题材,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七手八脚行动起来,教师提示:“可以用课桌上的24小方块也可以不用大胆想象。”这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设计方法多种多样新颖而且省料、有一个学生出于意进料的把24分成三个整数相乘的6种形式,并且说头头是道。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思考角度不同,广开思路,解题方法就不同。只要我们数学教师注重一题多解的教学,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学生创新精神将一天比一天发展得好,
第三,顺向思维得到培养,还要加强逆向思维培养。数学课本中的例子,多数以正面思考之多。特别那些概念、公式、分数应用题等容易形成顺向定势。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推导过程是正向的,对于a(b+c)=ab+ac这类型学生容易接受。而反向的ab+ac=a(b+c)就难于对付,一部分学生就没得办法了,在教学中我吸取以前教学的经验,把ab+ac=a(b+c)当作一个新公式推导,让学生理解其简使运算的来龙去脉,感受和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破除,正向思维定势的束缚,发展了创新思维。
第四。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学生提问难是许多教师普遍反映。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鼓励学生敢提问。小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是他们害怕批评和嘲笑。教师要有一种不怕被问倒的诚心,真心诚意的鼓励学生多问,学越问得深越说明学生动脑筋有水平。学生提问难的第二个原因是小生不愿意提问,多半是被动的。他们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根据这种现象我就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叫求知欲,培养提问的积极性。小字生提问难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掌握提问方法和策略。有一个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终身有用不尽。我觉得应通过例子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数学学习中从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提问。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数学书上有这样一句概括比的意义的句子“两个数相除,可以用比来表示”。可以让学生提出疑惑之处,“必须是两个数,三个数连除行吗?”“为什么可以用比表示?”。还可以教学生从叙述概念的字里行间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注重提问,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质疑,无凝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途径。
现在是科技时代,科技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又是创新思维。为了中华民族科技引领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把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尽教师之责,为祖国培养创新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