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翼
摘要:运动时采用戴口罩用力呼吸的方法,形成模拟缺氧环境。通过实验、文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运动训练的角度,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戴口罩模拟""低处练高"的方法对中考体育类专业的速度耐力训练效果较好,对短距离高速耐力训练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有氧耐力训练;中考体育;速度耐力
引言:随着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更专业的体育锻炼。但是,这也造成了考生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00米和800米是全国中考必考项目。但是,由于考生水平不同,基础速度耐力训练存在棘手的问题。本文采用模拟"低居高练"的方法对多名初中生进行实验分析,以期找到更快的提高速度和耐力的方法,为广大基层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
一、有氧耐力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考的体育项目大部分是健美操项目。这些项目对学生的运动认知、身体状况、应试心理、运动技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展有氧耐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成绩非常有帮助。其次,在中学开展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的开展,要求学生在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前提下,保持耐力、精力充沛。开展有氧耐力训练有助于培养潜质学员的包容性,增强其参与意识,促进"潜质学员"向"优秀学员"的有效转变。
二、中考有氧耐力项目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改进呼吸方法,把握训练要点
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是肌肉收缩的唯一直接能量。但是,肌肉中ATP的含量很少,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为了长时间保持耐力训练所需的能量,必须在氧气的作用下,由糖、脂肪和蛋白质产生ATP、二氧化碳和水。"一二哈哈"法是指在训练过程中,一名学员带头喊"一二",其他学员集体喊"哈哈"。"一、二"的代码和"哈哈"的口号分别落在了左右脚上。当所有的学生"哈,哈"时,他们的呼气肌肉用力呼气。"一二哈哈"法,一方面可以使身体充分交换气体,有效锻炼呼吸肌,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也能激发精神,提高斗志,克服单调,增加训练兴趣。
(二)借助生理生化檢测设备,实时监督培训和实习的实施
在实际的基础训练中,很多教练员缺乏必要的生理生化知识。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一指标在实际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应用。为更好地保证业余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积极引入生理生化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已成为其重要的教学优势之一。对于外联培训,呼吸训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这很容易满足学校闲置的教学设备(如桌椅、凳子等)可作为培训设施使用。对于一些危险的训练器材,学校可以购买、建造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所来组织训练,只要能达到训练学生身心的教育目的。12分钟跑步是评价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身体机能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训练测试最早是由 Cooper 博士提出的。在此训练计划之前和之后有两次12分钟的计时跑。目的是在完成发展间隔训练后比较两个数据。在12分钟的跑步测试中,操场分为八个部分。当测试者完成12分钟的跑步后,他们根据自己在操场上的位置计算了跑步距离。
三、两点曲面训练法的应用
(一)分层点面训练方法
根据学生的基本耐力、身体素质、认知分层和分组进行跑步是实施点区教学的第一步。根据学生学生分为A、B、C、D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学生都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A级: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耐力和力量较弱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引导这些学生的练习,认真分析原因,有选择地运用多种训练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耐力跑的兴趣,做好"引导兴趣"。B级:主要能够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两点曲面训练法的实验设计
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训练负荷。一开始,他们应该匀速跑,比如400米、500米、600米,或者有规律地跑(时间和频率由学生自己决定,老师要给他们必要的指导,让他们体验并讨论耐力跑的技术特点)。
(三)有氧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根据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技战术训练等全年计划的训练。为了提高特殊肌群的力量,老师设计了滑行、跑步、弯曲等特殊模仿动作,以及滑板、训练台、阻力自行车等设备,需要结合相应的特殊技术.教练员在训练中考学生时,要定期进行有氧训练,控制训练强度,多种训练技术相结合,追求更好的训练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在运动后恢复到规定的心率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应该因人而异,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时,要根据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对待特定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安排一些放松练习,让学生在高强度运动后舒展紧绷的肌肉,释放一些乳酸和压力,为下一节体育课做好准备。间歇训练法对学生身体承受的负荷强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严谨认真,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 温文丹.不同类型间歇训练法对提高初中学生有氧耐力的实验研究[J].师道:教研,2017(11):89.
[2] 周均伟.浅谈速度耐力型项目的供能特点及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39.
[3] 沈毅能.有氧耐力训练设计在足球运动中的分析[J].体育时空,2017(3):1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