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晓龙
摘要: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学习成长及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新课改教学理念下,人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创新教学方法,渗透核心素养内涵,继而在加强学生人生观念引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学生情感培养,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理念,是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摄取历史的精华,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在历史中学会反思、学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自身的实力。
一、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作用
(一)豐富历史教学资源
传统历史教学侧重于基本史实教育,教学时以教材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历史重大事件,忽视了学生历史认知、历史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资源较为单薄。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历史教育,并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层面渗透核心素养内涵,这使得历史教学资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为例,在课堂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展示真实的现代民主建设历程,这样能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培养学生注重民主、维护民主的意识与能力。
(二)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严格落实这一教学任务,有助于达成历史教学目标,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从教学过程来看,历史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严谨性;而且社会性和人文性特征突出。从教学过程来看,除正确认识历史外,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学生还应形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核心素养内涵,这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历史教学目标,强化历史教学的导向性,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正确对待历史事物的兴亡。部分学生在面对历史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良的外界环境,而认为学习历史是无用的,不能积极地投身到历史课堂中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适应历史课堂。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影响下,能够理解历史存在的价值,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形成客观的学习意识。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使学生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笔者在教学中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在生活中的使用案例,向学生介绍了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在聆听中了解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使部分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意义,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意义。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开探索,找出时间与空间的联系。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这一意识,不能正视历史的发展规律,难以理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借助课堂教学工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学生在时空观念的影响下,能够正确判断历史的真假,构建历史知识的学习框架。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为了使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大事年表,让学生从中析出与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不同朝代的政治变化过程。学生在观看历史大事年表之后,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了较为清晰的时间认识,知道了其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而来的,了解了中央集权的积极意义。笔者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绘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表格,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发展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
(三)立足史料实证,补充性引导
受教材篇幅以及课程时间的限制,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叙述,较少地引用到史料,即使教材中有部分史料,但讲解并不到位。为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正确理解,能够将历史学习放置在当时的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当尽可能地将历史研究参照原始材料,可以适当地进行历史教学补充,通过补充史料实证,搜集原始文献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认识和眼界,实现教学资料的整合,实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如在学习“分封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左转》中关于“分封制”记载的史料:“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番屏周”补充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实证,理解“封建亲戚”标明分封的对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番屏周”标明分封的目的是治理边疆,保卫周王朝。
(四)立足家国情怀,渗透式引导,情怀教学
每一段历史都充斥着浓浓的爱国情,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找准爱国情怀教育的着力点,让学生借助历史学习产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对国家的正确认识。这样有助于让每一个学生不忘历史,成为祖国的接班人,也能够让历史学习更有效。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抗日的故事、展示抗日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建立之艰辛,从而自觉形成爱国意识,自觉维护祖国利益。
结束语
科学开展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价值,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并且关注学生史料证实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历史,继而形成正确既直观,才能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潇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2):143-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