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互联网和金融的彼此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它具有浓郁的高科技气息,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理财方式带来巨变。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绿色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也逐渐加深。本文从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出发,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探求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金融越来越满足国家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但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也显现一些问题。此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两者关联不断加深,借助互联网金融工具,探求绿色金融发展的途径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绿色金融强调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将环保理念贯穿于金融经营活动中,实现环境和金融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多样,发展迅速。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等,其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6月末,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82956.63亿元,较上年增长14.26%。随着规模的扩大,绿色金融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阻碍:
(一)信息不对称
绿色金融在做投融资决策时,将环保指标考虑在内,因此企业的环境信息对于投融资决策至关重要。大部分企业并不公开企业环保信息,且政府有关部门公开的信息极为有限,致使金融机构在搜集数据时沉没成本增加,无法有效识别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而影响绿色金融活动的开展,从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二)数据资源无法共享
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持进行评估和调查等过程,但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监督机构尚未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开展。
(三)标准不统一
当前,国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的定义并不统一,这使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无法有效甄别绿色金融项目。同时,在评估企业项目时,金融机构建立的评价体系并不统一,造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交流,给企业融资活动造成干扰。
(四)内在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绿色金融项目前期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导致企业开展绿色金融项目的积极性低,且政府关于绿色金融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给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增加了难度。
三、互联网金融助力绿色金融的优势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能合理利用时间、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成本、实现数据共享,解决绿色金融遇到的问题,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一)降低成本和提高信息透明度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使信息透明化,合理配置资源,在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时具有成本优势。
(二)实现资源共享
互联网金融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增加信息来源渠道,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监督机构等,协调各方,可有力实现解决绿色金融的信息披露问题。
(三)業务开展广泛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互联网融资,节约时间成本,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快速利用,从而拓宽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和范围。
四、互联网金融助力绿色金融的建议
(一)构建互联网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由环保部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造的运用互联网金融工具的绿色金融互联网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提供绿色金融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标准、融资评价体系、奖惩机制等信息,减少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功能设计:
(1)数据信息发布存储功能。为使信息更加透明化,平台应涵盖由政府和环保部门发布的有关绿色金融的政策文件、融资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融资项目信息、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等。同时,为保证平台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平台应成立专门的核查小组,定期对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和更新。
(2)建立统一信用评价体系和审核流程。目前,各地的绿色金融项目评价体系标准不一,给跨地区的绿色金融项目开展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在建立时,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联合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组成评价小组,将政策指标、环境指标、风险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量化,并结合赤道原则、绿色债券原则建立起统一的绿色金融项目评价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借助互联网绿色金融平台,实现项目审批的快速、高效、准确。
(3)建立奖惩机制。为解决因前期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负外部效应导致的企业开展绿色金融项目积极性弱的问题,平台可建立奖惩机制。根据评价体系对评价较高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对评价较低的企业建立“黑名单”,以体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政策引导作用,提高企业积极性。
(4)发布金融产品。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品种多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却不能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因此平台在提供金融产品时,可根据企业信息、环保信用评价和项目需要对产品进行创新,如采用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相结合的方式,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绿色信贷融通资金,由保险公司为项目提供环境责任保险,进而降低项目风险。
(二)完善法律体系
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可联合出台政策法规,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完善平台责任法律制度体系。虽然互联网金融为金融交易用户通过人机交流完成金融业务办理和咨询,为用户带来诸多方便,扩展了金融交易业务范围和业务类型,促使金融业务繁荣发展,但是,在金融交易市场中难免会有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各种各样的金融问题出现,那么,如何规范互联网交易市场秩序,就需要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构建配套的法规体系,通过强有力的、完善的法规体系来规范金融交易行为,降低金融交易风险。
加强建设互联网金融法制体系,必须针对互联网金融特点和隐藏风险类型,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参与形式、参与性质和参与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准入条件和风险管控,进一步确保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主体管控,规范市场秩序
首先,适度提高准入门槛;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消除发展潜力不足的金融机构,严格把控准入条件,严格审核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严格分类管理。其次,积极提升互联网金融业务参与者所处的信用水平;借助信用中介机构或者信用数据库,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管理平台,通过对信用数据的分类管理,实现信用数据查询和共享的功能,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用体系。最后,进一步提升互联网金融业的自律能力;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性,通过制定相关自律规范、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程度等方式,达到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用户合法权益的目的。由监管机构和环保部门共同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监督企业绿色金融项目执行情况并及时评价,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进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四)健全政府部門的监管体系
为更好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监管措施。首先,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化与虚拟化等特点,健全监管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严厉打击执法人员的徇私行为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欺诈行为,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交易秩序;最后,公开政府执法流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保护互联网金融用户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聚伟,秦建美.绿色互联网金融模式探析[J].金融经济,2018(18):56-57.
[2]王劲屹,林佳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深析[J].金融经济,2018(16):21-23.
作者简介:汪洋(1979.2-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研究生,银行金融专业,研究方向:经济,金融,银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