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空白是为读者提供探究文本隐藏意义的线索,抓住空白可为读者的阅读找出方法,指明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留意、重视文本空白,以其为切入口,在备课时注重挖掘文本空白处,在上课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章意蕴。
关键词:文本空白;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文学作品中未完全呈现出来或留有余地的部分,常常是作品蕴藉所在,如中国画之“留白”。阅读教学从文本空白读进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捕捉结尾空白,感受无穷韵味
很多文学作品在结尾处留下空白,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思索。如统编本九年級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结尾: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以免再遇见他”,到底是遇见了还是没遇见呢?我们不得而知。文中说改乘了别的船,船上应该没有于勒,也许他们一家从此再也没有遇到,也许……结尾留下的这个空白,表面上“搁置”了于勒,在引发读者的想象中,反而突出了于勒的形象,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可能。
统编本九年级下册孙鸿的剧本《枣儿》结尾,用了和开头一样的童谣,不过由幕后转为台前,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读到这里,学生可能会疑问,老人翘首企盼的枣儿到底回来了没有?男孩朝思暮想的父母回来了没有?剧本结束了,可是问题显现,余音缭绕。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身影离去,心灵在坚守,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那一天。
莫泊桑的《项链》、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在结尾处都设置了空白,引得我们在意犹未尽的遗憾中细细思索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深意。
二、领略言外空白,挖掘深层含义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杨绛的散文《老王》以下面的话收束: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
很多人说,这句话是这篇散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这句话概括自己对老王的情感态度,但并没有具体说为什么愧怍,言外有空白。细读原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愧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觉亏欠并经历内心的煎熬,这已经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读者的角度,“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也存在言外的空白。在文革那样动荡的时代,杨绛先生是“幸运的人”吗?她又为何要向“不幸的人”如老王表示愧怍呢?利用这些空白处留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中有一处: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未说完就去世了,未说出的话隐在已说出的话背后,这也是一种言外空白。母亲究竟想说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母亲的心意,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坚强地活下去,离世前她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儿女。因为没有说出,所以被反复体会,永远记得。这是理解《秋天的怀念》的重要入口。
三、抓住标点空白,体会未尽之意
通过标点符号留白,也是常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有特殊用意。
同一种标点在不同的语境下重复出现,提示未尽之意。如统编本九年级下册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中对话描写多次运用了省略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它的用法。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
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揭示主角慌乱不安的困境。奥楚蔑洛夫一反凶神恶煞的常态,变得结结巴巴,他一方面因为自己的“错判”吓得浑身冒汗,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扯开话题,掩饰自己内心的变化。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
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他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快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这里写奥楚蔑洛夫第三次错判。第二次错判,热得要命,现在又说冷,省略号反映他内心作祟、惶惶不安,加强心理刻画。这是省略号的妙用。
不同的标点用于同一句话,相互之间矛盾统一,丰富意义的表达。如统编本九年级上册鲁迅的小说《故乡》中这句话:
“阿!闰土哥,——你来了?……”
短短的一句话,用了五个标点符号,细细品味,我们可以窥见其丰富内涵。时隔多年,作者与儿时的玩伴见面,惊喜之余,见闰土常年劳累、饱经沧桑以至容貌大变,忽然想到“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用了感叹号,反映再见面的出乎意料,又有不复从前的讶异。但作者仍然叫他“闰土哥”,并且稍作停顿,还想说些什么,用了逗号。想起过去与闰土作伴的快乐童年,又看看此时穷困潦倒的中年闰土,“我”的内心掀起波澜,话竟不知从何说起,破折号反映一时的尴尬,二人交谈的画面静止下来。“我”无话可说,无意识中流出礼貌语,简单的问询之后,又觉不妥,连用问号和省略号。作者疑问的是闰土从童年到中年的这几十年,怎么有这么大的变化。疑问的话在嘴边,可是从哪里问起?闰土又愿不愿意接受我的疑问,愿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我们还是不是像过去那样无话不谈的伙伴?省略号省去无数这样的问题,未尽之意竟无法用语言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其精要处常在空白。阅读教学留意文本空白,有利于实现对作品的深度解读。
参考文献
[1]徐振超.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运用策略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朱绍禹.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杨丽芳. 为文本留白处"着墨"[J]. 教育科研论坛. 2010(12).
[4]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赵文杰(1998.12-),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