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周宇程 刘诗琦
摘要:丁善德是我国老一辈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工作者,在我国民族音乐的探索与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丁善德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其次分析了他在民族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后分析了他对民族音乐的推广,以此更详细地认识丁善德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关键词:丁善德;民族音乐;探索与推广
一、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
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和西方文化的涌入,音乐工作者们在借鉴西方音乐技巧的同时,纷纷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涌现出了一股民族音乐的创作热潮。新中国成立后,这股热潮仍然没有退去,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加入了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之列,使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丁善德就是民族音乐创作的践行者之一。
丁善德创作了众多民族音乐作品,在法国留学时创作的钢琴套曲《序曲三首》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在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西洋作曲手法,但是他没有忘记民族音乐创作的初心,于是他不断探索民族音乐创作的技巧,致在于为民族音乐的现代化表现发掘更宽阔的途径。该作品是丁善德在民族音乐探索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作品中的三首序曲篇幅都不大,结构精简,但是其内部却运用了丰富的民族元素,这些民族元素不仅出现在主旋律上,更是在音程、和弦、倚音、节奏等多方面都有所展现。如该作品中的第一首和第三首就分别采用了陕北民歌和昆剧的旋律素材,因身在异国,所以他借物咏情,把民歌、戏曲等有民族象征的意象与钢琴结合,将游子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展现了出来,第三首中众多不和协的音更是将想家却不能回家的杂乱情绪深深地展现。第二首中虽然没有借鉴民歌的音调,但仍然按照民族音调风格编写,音乐中由五声音阶引入的主旋律放佛将作者置身于故乡,在若影若现的画面中回忆、遐想。
丁善德在《长征交响曲》的创作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第一乐章中,运用了江西民歌《大红公鸡》、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福建民歌《风吹竹叶》等民族音乐素材,首先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本民族音乐即视感,随后音乐层层递进,将红军长征的坚定信念、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热爱及红军攻打国民党碉堡等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这些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积淀,另一方面更是让听众回味了红军先烈爱护人民、保卫人民的感人情境。第二乐章中,苗族山歌、瑶族舞曲、藏族民歌等民族音乐元素被巧妙地融入进来,让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西洋交响曲中呈现出了别样的风味。这些少数民族旋律在音乐中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他们都有独特的象征性,如引子部分缓慢的苗族山歌就表现出人民在反动派统治下的沉闷之态,而后面节奏轻快的瑶族舞曲和藏族民歌则表现了出了人民拥护红军的载歌载舞画面。在接下来的几个乐章中,丁善德仍然坚定创造“民族”交响曲的信念,紧抓“长征”主题,运用了丰富的民歌素材,如《吃牛肉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用音乐描绘出了红军喜怒哀乐的情绪及长征路上英勇奋战的事迹。更让人惊喜的是,音乐中还多次运用到了西洋乐中的小号,模仿出了红军战斗时的冲锋号声音,尽管不是民族乐器,但其演奏出来的具有民族色彩的声音直击听众的内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长征交响曲》在这种民族元素的渲染下,展现着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高尚品质,这也正是这部民族交响巨制的魅力所在。
除以上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外,丁善德还创作了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交响曲、钢琴曲、歌曲、合唱曲,这些民族音乐作品一方面展現了丁善德“中西结合”的创作技巧,另一方面更是展现着丁善德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信仰。
二、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
丁善德对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是十分丰富且广泛的,从民族音乐和声配置到音乐作品民族化等多方面都有所建树。早在1951年他就发表了《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的和声配置问题》一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他论述了中国民歌与西洋教会调式的异同,得出了西洋教会调式的和声及终止型配置中国民谣是非常合适的结论;第二部分他分析了欧洲作曲家们打破传统观念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指出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的和声配置应该挣脱一些教条与规则的锁链,进行创新型创作。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他首先分析了五声音阶和声的特点,由于他十分了解西洋和声调式,并在对比中发现了五声音阶和声的局限性,所以他认为民族音乐工作者在创作时,不能仅用五声音阶的和声来处理,而是应该充分吸取西洋作曲技法中的精华,将民族音乐以崭新地形式呈现;随后他通过自己在民歌和声配置上积累的经验建议大家,若想为民族音乐作品配置较好的和声,首先要掌握西洋和声与作曲的技巧,其次要深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本民族自己的和声编配方法。
1964年他发表了《对音乐创作民族化问题的探索》一文。在文章上半部分,他首先指出外来音乐形式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大不相似,我们要熟悉和掌握我国各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要在意识中有批判性的对待外来音乐,不能因过度地使用西洋作曲手法,而使创造出来的作品缺乏民族特色和民族归属感。随后,他提倡作曲者要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音调进行创作,要深刻体会群众的思想艺术和艺术趣味,使作品与群众的生活感情紧密结合;在文章下半部分,他表达了“作品创作的形式与技巧不能忽视民族传统和群众欣赏习惯”这一观点,认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不能片面依赖于外来音乐,本民族的音乐要有能彰显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只有夯实民族音乐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自我优化,才能建立真正有特色的本民族音乐。最后,他指出作品只在形式与技巧上追求民族风格和民族化是不够的,要在内容上与民族思想紧密相连,通过内容传递人民心声、体现民族精神,让作品更加具有内涵,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民族化的作品。
丁善德还创作有《独唱独奏音乐的创作和表演问题》、《丁善德谈民族音乐》等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章,在民族音乐理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下,丁善得也对“音乐民族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致于他能在各种体裁风格的作品中巧妙运用民族元素,创作众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三、民族音乐的推广
丁善德在进行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同时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推广。1960年2月,丁善就在国际肖邦学术会议用英语宣读了一篇名为《中国人民为什么能接受和理解肖邦音乐》的学术论文,分析了肖邦音乐与中国人民审美之间的联系,为民族音乐宣传与推广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谈到肖邦音乐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时,他又将中国民间乐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做了分享,他分析了两首乐曲的音乐创作特点,并指出了了部分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与肖邦音乐的创作手法十分贴近,毫不违和地将民族音乐完美地展现在了世界的舞台,拉近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距离,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会议嘉宾重新认识了中国民族音乐作品,感受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丁善德不仅在国际会议中推广民族音乐,而且在自己牵头举办的音乐赛事——“上海之春”中也在为民族音乐的推广而努力,如第四届“上海之春”就在原赛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二胡独奏比赛。比赛中,参赛选手不仅须演奏技术性较强的乐曲和民间传统乐曲,还须演奏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二胡演奏者們对演奏技能的重视和对演奏创新的追求。当然,这次比赛对民族音乐推广作用不仅于此,在演奏方面参赛者展现出了众多民族音乐的新式演奏技巧,为二胡创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人才方面比赛中更是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二胡演奏者,为我国二胡音乐的持续发展注入了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这届“上海之春”在小提琴比赛上还特意设置了“中国作品演奏优秀奖”,可谓全方面地提升了民族音乐的地位。
丁善德在民族音乐上的推广事迹还有很多,这里不逐一赘述。总之,在丁善德的持续推广下,我国民族音乐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民族音乐作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较大的提升,民族音乐更是在社会的传播中越来越普及化。
四、结语
丁善德用实际行动为民族音乐的探索与推广作出了贡献,为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各国音乐文化交汇融合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丁善德老前辈对民族音乐的建设,要持续探索研究民族音乐,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扬。
参考文献
[1]丁善德,钱亦平,杨余燕等.丁善德的音乐创作——回忆与分析[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戴鹏海.丁善德音乐年谱长编[M].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3年版.
[3]戴鹏海.丁善德音乐论著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4]张韶. 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的艺术成就[J].人民音乐,1963(Z1).
(兰州大学 艺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