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翠松
摘要:随着人员的流动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山区道路对维护和保障人身财产至关重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偏僻山区,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相应的救援活动就无法及时得到保障,后果严重。因此本人就目前山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安全管理技术运用及道路设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一、山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对山区道路交通的影响
山区道路与城市和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路线的纵、平、横三面受到了限制,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较难满足安全行车要求。目前,虽山区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较以往有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大量交通安全隐患。
山区地质、地形复杂,导致山区道路路窄、坡陡、弯急、坡长,并且临涯道路及桥涵隧道等路段较多,增大了行车难度,同时这些地段也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
山区道路由于受到山峰和林木的遮挡影响,日照时间较短,特别是在早、晚时段,山区的光线亮度较弱,对行车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由于日照时间短,道路路面多数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状态,冬天容易积冰,会大幅降低路面附着系数,导致车辆打滑,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1]。
道路路基路面易受滑坡等自然条件的侵蚀,一旦年久失修,容易出现垮、塌、陷等情况,使通行安全系数降低,甚至有的地方一遇到暴雨天气,就会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阻塞道路或冲毁道路路基,严重威胁车辆行驶安全。
山区多雾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浓雾天气环境中,山区道路能见度较低、路面湿滑,使行车的危险性大幅度增加,尤其是车速较快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翻车、侧滑、冲出路外等严重的交通事故。
(二)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不合理
在山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布局方面,缺乏整体性,多数都是出现了血的教训才会加以警示。在进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时,未按照道路等级以及道路的显性特征、交通流构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未将道路事故多发地段及隐患路段的安全设施建设与其他普遍路段进行区分,这样使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幅度增加,同时还存在安全设施规划内容缺乏指导性。
在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未充分考虑交通安全设施规划的安全性,大部分只要求安全设施技术符合一般规范即可,对于不同防护对象的实际安全差异性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及有效措施
(一)完善交通安全设备
首先需要對山区道路设置完善的安全标志,在布设标志时,需要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之中的相关要求相吻合,使交通标志能向驾驶员提供准确的安全信息。
(二)设置避险车道
在坡道较长、坡度较陡的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使失去控制的车辆能及时驶入紧急避险车道,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道路外侧濒临水域或悬崖的地段,加设坚固护栏,防止因车辆失控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三)设置凸面广角镜
在暗弯处设置凸面广角镜,能较远距离就能观察到来向车辆及行人通行情况,能较好地处理车辆制动和会车,为应急处置预留足够时间和空间,有效提升车辆安全通行效率,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常备砂石保障通行
在山区道路上,常备砂石料是成本最低廉最有效的安全做法,砂石料便于道路坑洼填补。在湿滑路面上撒砂石,能增大车轮与路面的摩擦,防止车辆后退、侧滑的可能,从而减少车辆后退冲撞、侧翻等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安全行驶“四规范”
在山区道路行车,驾驶员除了精力集中、谨慎驾驶外,还应针对道路的具体情况及特点,时刻不忘“四规范”。
1、控速与减速
山区道路急弯多,有时候连续急弯,并且坡长坡陡,如超速进入弯道,不但会使车辆转弯困难,还会因转向无法修正使车辆冲出路面;也可能使车辆的纵向稳定性变差,从而发生侧滑甚至侧翻;尤其在冰雪、雨水、泥泞等附着系数小的路面上危险性更大。所以山区道路行车,要特别注意观察交通标志,遇有弯道提前减速。在有盲区或道路不熟、交通标志不健全的路段上,既看不见对面情况,又不知道弯度的大小及长短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而措手不及。
2.鸣笛
接近弯道之前,在减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到提前鸣笛,并注意对方是否有鸣喇叭的声音,观看有无来车灯光。这里特别强调的是,鸣喇叭不是可鸣可不鸣,而是必须得鸣,目的是用以提示和警告对方行人及其他车辆引起注意,使其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操作上有所行动,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3.尽量靠右行驶
弯道上尽量靠右侧行驶,做到坚决不占道,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也是所有驾驶员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山区弯多、路窄,有时雾大,根本看不见对方情况,所以只有做到各行其道,才能做到行车安全。
4.礼让为先
由于山区道路狭窄,会车困难。在会车时,任何一方车辆驾驶员都要根据现场路面情况,主动选择具备会车条件的路面停靠,不开赌气车,不抢时,不占道,相互礼让。
(六)职能部门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技术运用的有效性,职能部门首先需健全和完善山区道路交通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力度,特殊时段增加交警警力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增加安全资金投入,使管理成效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需要对事故资料及周边环境等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找出事故多发的原因,制定针对性事故预防机制。在交通流量较大的时段,还应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机动车安全条件实行全面检查,尽可能杜绝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对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建设,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发生,能得到快速救援,减少事故损失以及次生损害。
结束语:事故猛于虎,生命大于天。因此需对山区道路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加强研究和应用,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幅降低,从而提高山区道路安全质量,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海. 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探讨[J]. 商情, 2018, 000(038):182.
[2]莫丹. 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技术[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 016(009):134-135.
[3]苏澎. 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4]章志平. 就山区道路设计中相关交通安全因素探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221-00221.
(昭通市烟草公司镇雄县分公司 云南省 昭通市 6572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