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永宏
摘 要:***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高度涵盖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任务和行动方向。保护好草原是传承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稳定边疆的根本;健康的草原森林等天然生态系统是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基本组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权衡其生产、生态和文化价值、是生态富民,振兴牧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是振兴牧区社会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攻坚、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基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是依靠制度和法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途径。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草原保护 民族文化 生态富民 生态文明制度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实现“三个扎实”目标的基础。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改革,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发展;深度贫困的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脱贫攻坚需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统筹考虑,生态扶贫具有重要的地位;草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的载体,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和稳固边疆的基础。
***总书记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不仅为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目标和方向,也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需求,提纲携领地指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方略和举措;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更加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的民生问题联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意义,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基石作用。
保护以草原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边疆稳固的根本
***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在以往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方略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并没有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草”才作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要素写入统筹考虑范畴。这对于拥有广阔草原的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尤为重要。习总书记2014年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就指示要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的步伐,探索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发展道路,守望相助,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打造亮丽风景线的基础;同时,草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的载体,只有保护好草原生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守望相助,构建和谐稳定边疆社会。
维护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系统健康就是构筑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习总书记指出,要把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为祖国北疆的万里绿色长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生态安全功能区划中的“北方防沙带”。健康的草原和森林等天然生态系统就是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指出了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性,也指出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方略和行动纲领,包括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重要湖泊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大天然生态系统保育和修复退化生态环境的力度,是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
持续利用草原的多功能性是生态富民、牧区振兴的重要举措
草畜平衡和生态奖补制度,是保护牧区生态环境和牧民脱贫攻坚的具体制度。“生态奖补”是国家对停止放牧草场的牧民实行奖励,鼓励牧民放弃草原的家畜生产功能,而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和文化服务功能。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也包括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废物分解等生态价值,以及培育文化和旅游休闲等社会价值。根据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草原的物质生产价值只占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约四分之一。“生态奖补”政策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让享用草原等天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多方人员共同‘买单,也是牧民脱贫的重要途径。草畜平衡政策也有同样的作用,即通过补贴减少放牧家畜、保护性利用草原、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的牧民,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目的,是生态扶贫的具体措施。
发挥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近年发展迅速的一个方面是生态旅游。对锡林郭勒地区公路沿线开展生态旅游的牧户(牧家乐)和没有开展生态旅游牧户的经济状况和草场生态状况的调研表明,生态旅游不仅带来了较高的家庭经济收入,同时也降低了草场的放牧压力,改善了草场生态状况,作为兼顾牧民脱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产业,需要引导规范,大力推进。
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是振兴牧区社会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地区是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第一性生产力(单位面积的农林牧产值)相对低下。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和特色材料生产的重要基地,内蒙古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在矿产及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废弃物、引发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贯彻***总书记强调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应首先在防控,在经济生产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政策,发展和应用清洁生产和利用技术,推进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可更新资源利用,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保障;同时,加大矿区生态修复、废物资源化利用、污染环境治理的力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条件。 绿色产业发展和污染防治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这方面需要“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 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依靠制度、依靠法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扎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以及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基础。***总书记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高度涵盖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任务和行动方向。领会和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奋进新时代,“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和目标。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代建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