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4-08-31

倪雪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而要想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很明显不能将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标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才是教育有效性的真正体现。本文简述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容,介绍了几种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引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在关注学生的理论成绩,忽略了教育的实效性。要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塑造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素质型人才,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深入的内化教育。

1.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核心素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与能力,也是学生综合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来说,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包括三点,分别是健康生活、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1]。由于不同的学科在知识范围和教育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主要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使他们明确社会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权利,培育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可见,这门学科的最终教育作用体现于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终身发展中。

2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1将课堂教育延伸至日常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变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的影响。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短暂的时间内也无法看到真正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使自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更是学生们一言一行的监督者,将理论教育实践化,表面教育深入化,如此才能在初中的三个学年内真正塑造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举例说明,“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直面自己的情绪,学会管理不良情绪。初中生由于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失控,但是要想让他们做出改变谈何容易,这绝非利用几堂课的时间就能实现的。即便在几堂课内能够将理论知识讲完,教师也不能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真正的目标尚未达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将自己每一次出现愤怒、悲伤、崩溃等不良情绪的时间、原因以及最终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主动采取与他人倾诉、听音乐、看书、跑步等方式消解情绪,记录效果。 之后学生翻看以往的记录会发现,导致自己情绪失控的问题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而经过多次的尝试,他们会摸索出控制情绪的最佳办法。这样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学期末时再讨论总结,而不是只坚持三两日,届时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自我控制不良情绪以及记录情绪的习惯,这会渐渐改变学生的性格。如此,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达成了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具备实效性的[2]。

2.2用制度来约束学生

道德品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听起来仿佛是一个距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的词汇,但是又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教育初中生,忌讳用理论和大道理,否则不仅毫无效果,还会令他们异常反感和抵触,甚至因此与教师建立起不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基本上是无效的,思想叛逆的他们目前最需要被制度约束。

比如,利用“秩序与规则”这一课的内容,教师不妨借机制定一些课堂学习的制度,改变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改善混乱的课堂秩序。制度包括:听课时目视前方,不打断,不交头接耳。回答问题时举手示意,教师点名后再发言。其他同学发言时不插话,安静聆听。按时进入教室,不迟到。教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不抄袭作业。这些都是课堂上最基本的秩序体现,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全部做到,教师在制定制度的同时,也应该一同制定奖惩措施,作为强制约束力。但是为了避免激发学生逆反心理,惩罚措施不必过于严厉。可以让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背诵上节课的知识重点,也可以让上课说话的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以作惩罚。在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能起到约束力[3]。这样,既利用了教学内容,也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了生活,更达到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2.3大量搜集法制案例

初中生还未进入社会,对于法律这个词汇既熟悉又陌生,身边较少出现鲜活的法治案件,缺少法律意识,但其实,很多在他们看来“正常”的行为却很可能已经触及到了法律的边缘。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作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教师必须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大量搜集真实的法制案例,让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加严谨。如今的初中生都喜欢上网,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喜欢追星,整日关注明星的各类新闻。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时,教师不妨利用某网民为博取关注,编造有关某明星的新闻事件,发布在社交账号中,最终被明星起诉的案例,让学生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合理上网,拥有一定的辨别意识,注意在网络上的言论。

3.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为目标,以生活为立足点,突破假大空的理论教育,脚踏实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当然,教育方法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以青春期学生最容易接纳的方式为最佳,以此为原则改革课程,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0(035):P.52-53.

[2]庄芸.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18):106.

[3]植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4):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