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冯锦秀
摘 要:在原始先民的生活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自然现象是不可预知的,因此通过口头等形式流传下来的解释带有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而不同地区和民族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又各具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原始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中的认识与愿望,来探求不同民族原始先民的信仰。
关键词:神话;自然现象;信仰;民族
一、自然现象神话中信仰的相似性
原始时代的先民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疑是缺乏科学性的,他们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喜恶,创建了属于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独特神话系统,但在各具特色的解释中蕴含着以下几个基本的相同点:
(一)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论”这一学说是E.B.泰勒这一英国伟大的人类学家、近代西方宗教学奠基人创立的,他通过丰富的民族学和宗教学的资料,总结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这一观点并将其透彻阐述在了《原始文化》这一本书中。后来这一颇有影响的哲学思想被广泛扩充并逐渐演变成了宗教信仰的一大种类-多神教。
1.自然现象人格化
所谓自然现象人格化是指各民族对有不可预知的自然现象的阐述往往带有人的感情色彩并将这一感情代入到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中。
高加索--伊比利亚诸民族的神话体系中,太阳、月亮和星辰等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太阳和月亮或被解释为兄妹关系、或为夫妻关系甚至情人关系,日出日落也是由神哈伊特形成的。印古什人和车臣人的神话中太阳之女、万物的庇护者阿扎的姊妹莫日追赶吞噬天宇的亲兄弟--太阳和月亮,每当她追赶上的时候就产生了日蚀或者月蚀现象。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诸民族的神话中角蛇形女神背负着大地中界,使其漂浮在瀛海上,可她却是造物主的对手,每当其有所举动,世间便会有地震和暴风雨。在汉族文献的记载中,日和月的由来像人一样,是由父母生育出来的,主要见于《山海经》中,“有女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创造了河图洛书的伏羲是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太阳神,女娲是她他的妹妹兼妻子,有了人类的亲属关系。拥有“不死的神肴”的月神嫦娥至于女性分享神肴,所以只有女性有月经。火神祝融是一位极具代表的自然神,他不仅慈祥而且富有同情心,在看到光明宫之外的人们连毛带血生吞禽兽时,便传给了人们火种并教授用火的方法。
(二)“人定胜天”思想的初现
远古时代中,大自然以它的变幻莫测实现了不同民族对其的绝对敬畏,但随着先民不断地探索和认知水平的发展,信奉的便不再是“敬畏自然”的信条了,人类开始对旧的思想发起挑战,创造了一系列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神话英雄形象。
汉族“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改洪水神话中人们逃避的态度,英雄禹三路家门而不入只为治理洪水,不仅如此,他还创新了治理办法,采用疏通的方式,获得了后人的赞扬。在我国贵州、湖南和湖北一带生活的侗族群体中流传着这样几个神话传说:颠光和柱谊造了天、赐广和乐尉造了地之后,一个名叫报亥的大力士把平平的大地,揉挤成皱皱疤疤的,从此才形成了高山平川、深谷大坝、五湖四海等等;神人坤岁去天上请风婆,人间才有了春、夏、秋和冬的季节变化;广在太阳掉落后,把将其拉上天空有了昼与夜的更替。主要集中在现今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的纳西族的神话传说中桑吉达布鲁是敢于上天质问玉皇大帝的英雄人物,人间酷暑的气候使得人民痛不欲生,桑吉达布鲁因而上天请雨,因为屡遭刁难、索雨不成,桑吉达布鲁怒不可遏,脱下了自己的氆氇皮底靴扔向了金銮宝殿,这时大雨“哗哗”地从变成葫芦的靴子里落到人间。此外纳西族神话故事中神鸟月其嘎儿也是求雨英雄,它受天神松基努突西的命令,前去指派龙王鲁帕斯腊下雨,在一阵较量中,龙王不慎掉进大海摔得浪花四溅,于是大地上被浪花溅到的地方形成了泉水、河流和湖泊。我国海南岛地区的黎族神话中电闪雷鸣这一自然现象原因的解释经历了由天神雷公打鼓到英雄打占抽打雷公左脚的变化。东亚地区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以及俄罗斯一带的蒙古族神话中有关于日蚀和月蚀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太阳王和月亮王因为帮助额尔敦尼玛捉拿九头魔王嘎拉珠,被作恶多端的嘎拉珠魔王吞吐后,筑起了周围带有四扇大门的四角院,所以光亮就不能从这四个门口射出形成日全蚀和月全蚀现象,两扇门版本的则是日偏蚀和月偏蚀的成因。该民族盛传的英雄人物乌恩带领着人们抵抗洪水的神话中,更是彰显了人类内心深处强烈渴望征服自然的认知与愿望。苗族,生活在现今我国南部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和国家,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关于星辰的解释极其具有浪漫的主观想象色彩:分别住在南山洞和北海的两条大乌龙因为贪吃蜜桃的缘故争打起来,碰裂了天皮,导致了像瀑布一般的雨水、如石块一般的冰雹从天缝中冲落到人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英雄人物桑在历经一番波折后最终找到了乌溜山老熊王的三女儿白姑娘,一起钉补天缝,龙牙钉住了盖在天缝处的白包头巾,于是白布带形成了银河,闪闪的龙牙便是星辰。瑶族的神话传说中解释到了月亮的光清幽白亮凉的原因,在他们的神话中,天空中原本只有太阳,夜晚都是黑漆漆的没有一丝光亮,突然一天夜晚夜空中冒出来了一个热烘烘的月亮,禾苗枯焦、人们无精打采,尼娥和她的丈夫一起想办法对付月亮,于是雅拉用鹿角箭射月亮,被射掉的棱角就变成了星星,尼娥用头发织成巨网蒙住了月亮,使得月光清幽白凉。壮族神话中艾苏用口笛赋予鸟兽叫声更是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人定胜天”思想的一大体现。
二、信仰的融合与作用
在封建社会到来之际,先民们的社会分工与体制不断成熟,对于早期口耳相传的神话人们融入进了新的元素。尤其是各个教派的传播与发展,使得神话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教的盛行使得仙话中仙界的等级分工明晰,这一神话体系中汇集了绝大多数神话中的形象,如王母娘娘、雷公电母、嫦娥、太白金星等,但他们听命于玉皇大帝,這就使得神话在解释自然现象的原因时,还巩固了本教派的权益,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信仰是民族的灵魂所在,它是维系古往今来人们万众一心的精神纽带,更是五湖四海人民寻求归属感的根源。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无法通过遗传这一生物手段代代相传下去的,神话便担当起了物质传播的手段,不论是口头传说还是文字刻画,都对民族的发展起了不可抹灭的作用。反映自然现象的神话更是体现了远古先民们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中,对于真理的初步探索,在现在看来它们或许是愚昧的,可是它们体现了祖先们的初步觉醒,这种面对未知的可能猜测而自觉探求的精神更是融进了各个民族的血液中。其次,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面前,先民们需要神话这种手段来解释、传播,以达到抚慰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氏族社会的成员维系中,神话在逐渐为人们所知并逐步认可的过程中,管理者又会创造出另一种方式来印证或者是预知神话传说中的情节,并通过这一手段来稳定人心来确保自己的绝对地位,巫术便是最典型的代表,至今在不同地区的民族中,还保留着由原始巫术活动演变而来的民风习俗。
参考文献
[1]《中国神话史》 袁柯 1886
[2]《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