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 要:构式语法研究是近年来语法学的研究热点与焦点。笔者以“V来V去”构式为例,将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语言本体及从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希望能够对“V来V去”构式研究新方向提供一定的启发及总结意义。
关键词:构式;V来V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一、“V来V去”构式的语言本体研究
学界对“V来V去”构式的语言本体研究主要是从共时、歷时与认知三个角度考察的。共时层面的研究集中在动词的选择、构式语义、语用、语法功能方面;历时研究关注“V来V去”构式的演变及语法化情况,认知层面主要是从构式理论、隐喻、语言的主观化等角度研究该格式。
杨德峰(2012)指出“V来V去”中的V绝大多数为单音节行为动词,双音节的极少,是韵律因素作用的结果。”1戴莉(2000)提出,“V1和V2不能是反义词,因为这种结构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示相关动作、行为的重复和持续,而反义词表示的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动作行为。”2
李晋霞(2002)根据进入该格式的动词是否具有行为义以及“来、去”是否具有向度意义将“V来V去”分为三类。刘志生(2004)同样将“V来V去”格式分成三个小类。曾传禄(2008)根据是否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把“V来V去”分成位移性和非位移性两大类,结合“来、去”是否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将整个构式分为三类。
目前的研宄认为该格式具有主观消极评价、中性评价和主观积极评价三种语用意义。
“V来V去”主要充当谓语功能,还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对于可否充当主语、宾语存在争议。刘素丽(2017)认为该构式不能充当主语、宾语。谭洁(2008)通过检索语料库发现该构式可以充当主语,但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杨德峰(2012)认为该构式可以充当宾语,且一般做能愿动词的宾语。
李晋霞(2002)、曾传禄(2008)阐述了“V来V去”构式的语法化过程。刘志生(2004)则根据历史文本考察了“V来V去”格式的发展。
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如张秀芳《“V来V去”格式多义性的认知理据》、王平《“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
张文认为“V来V去”可以作为一种反复体标记,并对这一格式的反复体意义从原型图式与高层图式分别进行了阐释,发现该构式由基于基本认知模型的空间图示转化为基于经验认知的路径图式,具有表量图式的认知理据。王文认为“V来V去”是来回往复的位移事件“投射”到汉语中而形成的一个语法格式。”3
二、“V来V去”相关构式及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有不少学者在讨论“V来V去”构式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构式,并经行了比较。
李晋霞(2002)提出,与“V来V去”相似的形式包括“V来又V去”、“V过来V过去”(或“V过来,V过去”)、“V过来又V过去”三类。杨德峰(2012)将李晋霞提出的三类与“V来V去”相似的形式进行了细化。
王平(2007)将“V来V去”相关的格式概括为“VXVY”(X、Y为具有反义关系的一对趋向动词,如V进V出)和“AVBV”(A、B为具有反义关系的方位名词,如左V右V)两类。
谭洁(2008)将“V来V去”格式分别与“左V右V”、“V着V着”进行比较。
还有一些硕士论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V来V去”格式与“V了又V”“左V右V”进行对比分析。如石艳(2016)、庄严(2017)、赵楠楠(2018)。
赵楠楠(2018)总结出,语音方面,单音节和双音节语素均可进入“V来V去”“V了又V”两种构式,单音节语素更为常见;从语义上看,前者可以表示位移或者时态变化,后者多表示反复义或出人意料;在句法功能上,二者都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前者可在句中单独作主语,后者一般则和结构助词“的”共同构成名词性短语作主语。
庄严(2017)将“V来V去”格式与“左V右V”从语义、语法、句法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总结
本文从语言本体、对外汉语教学两个方面对有关“V来V去”构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梳理与总结。
文章第一部分将“V来V去”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将“V来V去”相关的构式及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加以总结。
笔者认为,对“V来V去”构式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比较贫乏。大多数文章也都是从语言本体的角度分析构式特点,而没有给出该构式以及相关构式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忙来忙去”怎么跟学生解释,“忙来忙去”和“忙前忙后”、“左忙右忙”是否可以替换,什么情况下可以替换?
笔者认为,利用好丰富的本体研究成果,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辨析“V来V去”构式与相关构式的异同。这可能是“V来V去”构式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戴莉,“ V1来V2去”短语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
[2]李晋霞,“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2)
[3]刘志生,近代汉语中的“V来V去”格式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4(4)
[4]王平,“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曾传禄,也谈“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
[6]周宁,类固定短语“X来X去”格式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7]谭洁,现代汉语“V来V去”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杨德峰,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2
[9]胡伟,“A来B去”共时与历时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
[11]陈扬,“V来V去”格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13]张秀芳,“V来V去”构式多义性的认知理据[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5)
[17]刘素丽,类固定短语“A来B去”的共时、历吋考察及概念整合度分析[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7
[18]庄严,“V来V去”与“左V右V”的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吉林大硕士论文学2017
[20]赵楠楠,构式“V来V去”和“V了又V”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注释:
[1]杨德峰,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2(2):207
[2]戴莉,“ V1来V2去”短语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29
[3]王平,“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1
作者简介:
孙梦媛(1994年11月19日),女,汉族,重庆人,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