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继平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极有利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优化师生互动效果,解决教学形式化的问题,数学教育独具特色,教学实践工作才能取得最优化效果,并且走向更大的成功。选择应用有效的构建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任务,数学教师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期待他们突破自我,学科成绩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探究分析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组织形式单一的教学活动,要求小学生盲目思考数学问题,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学生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少,抽象思维并不活跃,学科成绩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新课改背景下,针对这一弊端现状的有效改善,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学效果的优化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特意从几个方面出发,进行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的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小学数学教师的“灌输指导”,并不符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部分学生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必须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让他们熟练掌握学习方法,逐渐适应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热情投入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自信地突破自我,成为课堂主人翁[1]。如在“圆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制定教案时,要在考虑学生课堂能动性的前提下,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相关知识中去。由于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并实现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计算出圆的面积。如果仅仅是将课本上的公式进行推导,学生必然会觉得如听天书一般。因此,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转换和推导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附页中的圆剪下来,并沿着虚线剪开,再将剪开的纸片进行重新拼接。一般很多学生都能够根据教师的操作和引导,拼接出平行四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来,他们就会顺势思考这些图形是否和圆的面积有所关联,此时教师稍加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有了上述条件,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相对而言就会简单得多,且课堂氛围不再沉悶,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高效课堂中学得主动,思维活跃,后续实践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2、落实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全面落实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小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能力,以探究来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应用方式,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与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2]。在探究学习中,小学生不必继续重复知识记忆与单一的练习活动,而是将时间花在最能够提高自身数学素养的学习内容之中,而这也是高效教学的具体表现。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笔者提前让学生准备了以小正方体为基本形状的积木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参与积木游戏,并将其作为物体观察对象。在本节课上,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小正方体摆出一个特殊的组合图形,将其作为观察模型。待模型制作结束之后,小学生便应从正面、侧面与上面三个视角来观察这个几何图形的具体形状,据实画出平面图形。这种将动手、绘画、观察结合在一起的数学探究活动更便于学生树立空间观念。同时,小学生也可在自主观察中思考立体图形形状的判断与观察方法,形成数学思维。
3、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么是一讲到底,要么就是一练到底,对于知识的渗透,重难点的突破往往靠的是千百遍的讲解,甚至是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到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又不得不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周而复始的恶心循环,深深伤害着学生的幼小心灵[3]。这种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几乎在课堂上学不到太多知识,大都是在课后通过家长辅导或自学才能逐步消化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作为教师,在教法上,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通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协作互助等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替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如在每学期开学初,笔者都会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差异、年龄大小、性别比例、兴趣爱好等每五至六人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再选一名小组长,课堂上常常把学习内容以小组任务的形式下发到每个组长手中,然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互助学习,接着各组展示学习成果,笔者再进行指导评价。当遇到太难的知识点时,笔者在各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而遇到稍简单的知识点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全就可以自行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锻练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举数得。
4、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差异化的引导方式,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任务,方便学生完成任务,树立信心,有效地巩固学习效果。如教完“四则运算”后,笔者会下发一些计算题,锻炼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教完“图形的变换”后,则会布置一些识图题,提升学生图形分析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课后作业的合理布置,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学习效果,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努力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完善教学方法,采取积极的策略为学生扩展学习范围,开启智慧之门,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推动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江瑞.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14)71-72.
[2]张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9(02)89-90.
[3]孟晓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J].江西教育,2019(01)45-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