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时间:2024-08-31

于艺晨 江巧琼 刘玉仙

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面对大数据时期的来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是十分珍贵和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如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当今的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总体方向是仍然是蓬勃向上的,但也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影响着高校学生价值观及主流思想。

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个人利益的重视,以致于误导大学生价值观念。部分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事物本身的价值,甚至有的大学生把"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最终追求,丧失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也同时丧失了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不可或缺,不可否定的责任所在,高校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自己工作生活得一部分,把奉献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可当代大学生中仍有一部分人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把社会责任抛掷脑后,更缺少奉献精神,这样的价值观的存在,于社会于自身都是无益的。

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实践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同时对于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我国不断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长期处于滞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以致于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实效性不强,更不能很好的反作用于我国的社会发展。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我国更加注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缺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们很难将理论知识变为自身的社会实践,这就使得理论变得空洞缺乏实践的意义。同时对于理论实践的学习的要求过低,只进行表面的学习,缺少对于理论知识实践意义的深入挖掘,这仍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实践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由此看来,对于他们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书记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抢占互联网等新技术阵地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获得创新的不容忽视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新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如今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时代潮流中,利用新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获得新发展具有极大地时代价值。

(一)引导政治方向

引领政治方向,其目的是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将大学生引领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积极奋斗的轨道上来,主要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进行。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显得愈加重要,在大学生中则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是迷信、盲从,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科学民主精神明显增强,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这与大学生人数增加,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把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引向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要求我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政治方向的积极作用。

(二)激发精神动力

激发精神动力,其目的是更好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他们的个体价值,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人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来源,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激励的一种特殊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社会积极性,就要依靠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这种精神激励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增强,以此成為不断地促进我国高校中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塑造个体人格

个体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形态的总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完美的个体人格,促进大学生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促进大学生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教师就要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知行相互转化的目的。知行转化是个复杂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先把外在社会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的个人意识,再由他们将个人意识、思想动机转化为外在行为和行为习惯。我国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正确的道德观、提升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是发展大学生的需求体系和选择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正确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洪.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J].轻工教育,2015(04):3-4.

[2]谢文.大数据经济[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79.

[3]谢新洲,周锡生.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6.

[4]易鹏,李荣华,徐晓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

[5]牟艳娟,林晋.“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2.

[6]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 ,2016-12-0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作者简介:于艺晨,1995,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连交通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