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汤霞
二期课改要求我们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少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开展主题的背景下大家都害怕开展音乐类的活动,更把握不了音乐技能的教与不教问题------以至于瘫痪,所以出于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我不断的尝试开展主题背景下的音乐,因为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的方式,通过艺术活动能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验成就感,艺术活动更是精神创造活动。
一、让环境与孩子产生对话
首先明确主题大目标,让环境与孩子产生对话。<<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是孩子的隐型老师,脱离环境的音乐便成了干巴巴的说教,所以每一次活动我总是让孩子与环境产生共鸣。例如在主题“马路上的车”-----开汽车,起初并没有考虑到创设环境对音乐活动的开展有多大意义,通过第一轮的活动发现孩子们有足够的经验,但是因为没有即时的环境,除了语言无法用其他手段来表现,孩子们的指挥无法完全释放 。为了让幼儿体验开车乐趣的同时,拓展了解更多的交通知识,第二次我布置了车道,,并通过音乐游戏红灯停绿灯走的游戏,探索音乐中的前进与休止,化抽象的音乐元素为直观的生活经验,就这样在模拟的开车游戏中,让孩子们借助音乐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愿望。而且在活动中借助于车道孩子们增强了安全行驶的规则意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所以每次音乐活动我总会仔细思索一下,如何创设服务于主题大目标达成的活动环境。
二、让音乐活动成为表达情感的舞台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总会将音乐情节化、游戏化,以便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情感。例如歌曲:“我是一朵小花”歌词不难,但是如何真正的让孩子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呢?我不但利用主题春天的大环境让幼儿去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并以小花籽看春天的故事情节引发孩子内心的共鸣,并将铃鼓装扮成太阳,在与太阳用歌声交流时再次感受了节奏,体验了音乐中小花快乐的形象,激发了孩子表现的欲望。整个活动不单单停留在歌曲的学唱,而更多的是体验花、阳光这种和谐的美与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萌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让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快乐学习
为了避免活动中孩子的过度焦虑。“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潜能,行动的目的是发挥潜能”,半天的带班中若无悟,就会在明天做相同的事。所以反馈自己的言行是一个教师迈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环节,活动后我总会想一想今天孩子们获得了什么?所以我总结音乐活动要避免几个误区:干巴巴的说教、一次性给儿童的解释性话语和选择性要求過多、活动节奏过快,超越儿童能力水平、对儿童的干扰性“帮助”。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讨厌音乐,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所以我不断尝试借助与FLASH动画来展示音乐活动的魅力,孩子们喜欢这种直观动感的教学形式,有了兴趣学习便转化为孩子主题的需要。如:在主题《美丽的春天》中,孩子们在自然角中看这蝌蚪一天天的变成了小青蛙特别的开心,而于是我们就交流了各自的发现。听了孩子们零星的经验,我将自己制作的课件《小蝌蚪》呈现在孩子眼前时,美妙的歌声,有趣的画面深深的吸引着孩子,就是这么一堂酷似看动画片的活动中,孩子们直观的体验了蝌蚪变青蛙生长过程,并自然习得了这首充满活力的歌曲。
主题活动下的音乐教学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来创设自主的艺术环境,拓展幼儿表现表达的舞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在音乐的海洋中真正地自主学习与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