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在国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扶贫以来,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就逐渐开始贡献自身的力量,减少了政府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压力,增加了贫困帮扶的资源补给,成为扶贫的重要力量,使扶贫手段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显著。但由于顶层设计理念依然趋于传统,对统筹协调各主体的优势缺乏经验,多元主体参与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本文旨在构建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为我国扶贫提供普遍化可操作的方案。

1、引言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提出了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加入扶贫工作,逐步建立扶贫工作的多元化主体模式。2014 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

《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创新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建立和完善社会扶贫激励机制,构建包括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扶贫工作体系”2自从国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精准扶贫过程之后,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就逐渐开始贡献自身的力量,成为扶贫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未能有效的统筹协调各主体的优势,多元主体参与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所以, 有必要构建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2、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1)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種衍生性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关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对于社会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政府并不是唯一可以进行管理的主体,而是存在着如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以及公民等在内的许多参与主体。

(2)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新兴概念,协同治理理论则是在协同论的基础上, 应用于治理领域而发展得来的,是自然科学的协同论与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的交叉理论。协同论认为在任何的开放系统中,甚至在无生命的物质当中,还存在着大量不同性质的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将通过一系列竞争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从无序的状态演变成有序的状态并得以维持。

3、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应包含动力机制、协作机制以及调控机制这三大机制。这三个机制的科学合理运行能够保证整个运行机制发挥它最大的功效。为此,本文将对三个机制中各运行主体该如何运用各自的手段、方法以及生产工具来达到最终的扶贫效果进行阐述。

下图 3-1 是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图。图中横向作用代表各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所拥有的生产工具,以及在扶贫中的协作调控路径,是指个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力量。图中纵向作用则代表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扶贫过程中资源不交叉、不缺位。各主体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共同的扶贫结果。

(1)动力机制

将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动机分为盈利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和慈善动机。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各主体在社会大环境下的角色,又可以将盈利动机细分为获取利润赢得自我生存发展的动机、自我实现的动机。社会责任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主体在利己性和利他性之间的平衡,因而社会责任动机也是在盈利动机和慈善动机之间的平衡。慈善动机也可以细分为利他的慈善和利己的慈善。利己的慈善主要是指多元主体通过慈善行为来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利他的慈善是指完全不求回报的对他人的慈善行为。

所以,为了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动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 提高各主体的自我认知能力

在精准扶贫中,需要各主体履行好各自的职能,使整个发展机制运行有条不紊。提高各主体的自我认知能力,就需要每个主体都了解自己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地方政府作为扶贫的主要动力之一,需要完成上级政府布置的任务,在精准扶贫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发挥当地优势资源,积极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脚踏实地落实上级政策,全力引导完成脱贫任务,同时转换政府职能,将服务型政府建设贯穿于扶贫的全过程。

企业参与扶贫一方面是想要通过带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给贫困户传输各种生产技能、利用其销售渠道和手段帮助农产品进行销售来激发贫困村、贫苦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脱贫。另一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通过参与产业精准扶贫既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还能获得政府各项优惠政策。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组织,是政府在扶贫中的合作伙伴,在扶贫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主要动机是,为贫困地区争取社会资源,用募集的资金等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特定的领域和项目中发挥自身能力,推动扶贫项目的发展、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壮大自身力量,提升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村两委参与精准扶贫的主要动机是配合政府完成当地的脱贫任务,向本村群众宣传精准扶贫的主要政策,帮助群众理解政策,带领本村选择脱贫产业,及时了解贫困户相关信息,服务村民,让村民能够早日脱贫致富。

贫困户是反贫中最关键的力量,因此要有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富"变为"我要富",主动参与到产业扶贫中。

② 创新表彰激励制度

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都有其内在的动力因素,而想要持续激发催生各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就需要有完善的表彰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应该是动态、灵活、多样的,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扶贫激励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多元主体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之后,政府就根据各主体的分工,并结合精准扶贫的预期扶贫成效,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在考核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体激励制度;其次,不仅要有大方向性的激励制度,还应该根据各主体的动力需求不同,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政策。

(2)协作机制

在精准扶贫的协作过程中,不仅要发挥统筹各主体的优势,还要协调各自的利益冲突。具体措施如下:

①搭建平台统筹多元主体的优势

精准扶贫中着重强调各主体的参与性及各生产工具的相互作用。政府的生产工具主要有政策、资金、信息等,政府应该着重采取措施激发贫困对象的内生发展机制和受益机制,利用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帮助其进入现代市场产业链,增加创收。此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其他参与主体提供平台。

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畅通的销售渠道、成熟的管理机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是精准扶贫中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产业发展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产业发展项目中来,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进行合作。企业负责定期为农户开展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的劳作能力,促进合作社更好的发展。

社会组织的生产要素以获取外部信息、资源、提供技术指导为主,通过联系企业与贫困村结对、提供产业发展中的专项技术、为产业发展寻找资金等方式助力精准扶贫,在此过程中完善自身,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村两委作为最基层组织,主要将生产要素信息进行整合,与上级单位对接,深入群众中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选择适合的产业,推动本村的扶贫工作深入发展。

贫困户作为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之一,在扶贫过程中可以提供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土地、产业、劳动力等,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产业加盟、项目参与的方式将生产要素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脱贫提供持续的动力。

(2)监督反馈机制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监督反馈机制的运行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在多元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中,每个主体除了实现各自的目标外,还应运用自身的生产工具,通过不同的扶贫路径来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使贫困户实现增收,促进脱贫人数的增加,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来提升贫困户的發展能力,使贫困户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上级部门和第三方部门要对扶贫结果进行的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考核部门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再向其他主体传达考核结果。如果考核达标,则当地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各主体也完成了共同扶贫的目标,对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以供其他贫困地区参考借鉴。如果考核结果不达标,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查缺补漏,反思检讨,找出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各主体相互协助,探寻最佳的解决路径,争取早日实现共同的扶贫目标。

②立法保障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法制监督的一部分,是外部监督的一种,是法制行政的又一个基本的观念和范畴。3精准脱贫的实施,需要依法进行,也需要法律的保障。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其提供法律监督和保障。社会监督机制需要政府来引导,多元主体进行参与,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联合驱动,保障扶贫的各环节、各过程真正达到精准。

参考文献

[1]康儿丽,任彬彬,颜克高.理念、机制与路径: 社会治理格局下精准扶贫治理体系的构建[J]. 理论学刊,2019(01):54-60.

[2]沈菊.农村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264-268.

[3]王永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及资金管理使用初探[J].现代农业.2017(09):49-52.

[4]彭小霞 . 农 村 扶贫 中 村 干 部 的 腐 败问 题 及 其 法 治 化 治 [J]. 兰州学刊,2019(01):61-72.

[5]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6]汪磊,许鹿,汪霞.大数据驱动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的耦合性分析及其机制创新[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3):135-160.

[7]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刘建生 . 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6):127-135.

[9]陈爱雪,刘艳.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精准扶贫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17(01):116-129.

[10]林彩虹.农村精准扶贫动员机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9):190-192.

作者简介:唐丽(1996.1.1—),性别女,民族:土家族,籍贯:湖北,职务/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