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时间:2024-04-24

李海鸣

摘 要: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动力要素出现了新特点和新变化。必须适应变化,通过有效地促进区域合作与分工,不断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来持续增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根据要素禀赋条件变化挖掘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制度变革,并进一步挖掘“三驾马车”的潜力。

关键词:新常态 区域经济发展 动力要素 动力转换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

一是分工和专业化。斯密、马克思以及杨小凯等都在不同的时期阐述分工和专业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要素投入。古典经济学家指出了一般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新增长理论指出了知识、研发、人力资本等各种高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结构变化。经济增长会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如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不是独立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四是制度。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变迁、制度安排和制度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影响经济增长。五是需求。凯恩斯通过批判萨伊定律,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效需求驱动的过程。当然,区域经济增长绝非是靠单一动力要素驱使,而应是多种动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动力要素配置合理,形成系统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要素的新特点和新变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态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伴随这一改变,我国经济还呈现一些特点和新的变化。

(一)各省区发展差距较大,但区域产业分工水平低,产业分散较严重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相互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是中国区际之间产业合理分工的基础,也是通过强化区域合作与分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不断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延续或维持较长时间中高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但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会影响产业集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分散化。这种分散化的产业结构,虽然在初期可以起到增强企业竞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但长期来看,必将阻碍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创新,使得地区和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短平快的项目中,造成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更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最终影响整个经济增长。

(二)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已经改变,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劳动年龄人群结构发生变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二是人力资本优势显现,潜力待开发。主要表现在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在提高,文盲率在下降;新增劳动力中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也大幅提高。三是资本约束的条件已改变。建国至上世纪末,资本稀缺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缺乏必要的资本把劳动力、技术、资源等要素组织起来。因此只能在改革开放前通过计划的方式,在改革开放后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吸引资本,同时,通过降低其他要素的价格,改善其他要素的供给状况,来降低投资成本。这期间资本始终处于相对的稀缺地位,即使出现短暂需求不足,资本也很容易找到新的投资方向,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但是,本世纪以来,其他要素的约束越来越紧,但资本却越来越难找到好的投资方向,即使是政府放松管制,也达不到原来的“一放就活”的效果。同时,还存在某些行业产能过剩与另一些行业大量进口并存的问题。

(三)某些制度安排已从当初的有效激励变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以地方政府GDP考核机制为例,以张五常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GDP考核带来的地方政府竞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解释应该说是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条件,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竞争性地为投资者创造优惠政策和条件,事实上是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了各地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制度安排实施到现在却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各地竞相引进上马热门产业,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二是一部分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效益一般的企业会在各地优惠政策的庇护下长期存在;三是由于招商引资过程中较少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使各地环境和生态破坏加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續增长。

(四)投资和出口的动力趋弱,但却有诸多要素制约着居民消费动力的增长

以2011年为界,此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后,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如以前。与此同时,却有诸多要素制约着居民消费动力的增长。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缓;二是基尼系数长期居高不下,收入差距较大,制约了消费动力的释放;三是百姓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供给变化没有跟上,也制约了消费动力的释放。

三、以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一)转变区域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合作与分工

要通过不断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来持续增进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一是转变区域政策导向。以往区域政策大多是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特定区域独立发展以及鼓励不同区域竞争发展为主,现在应转变为给予不同区域平等市场机会,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鼓励区域间协同协调发展、竞争合作发展的政策为主。二是提高区域治理能力。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协作机制、制订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等多种手段,有效化解区域发展中的冲突和摩擦,以实现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流通市场配置进而实现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三是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城市群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分工合作,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载体。各地要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本地资源禀赋发展产业集群,让市场在集群发展起决定作用,使集群内核心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真正形成分工合作,而不是简单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基本空间单元,推动城市群在基础设施、市场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城市功能的差异化,并将城市群作为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一体化。

(二)根据要素禀赋条件变化挖掘区域经济增长动力

一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抵消人口红利的消失。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放开户籍限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女性参与劳动率、释放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冗员等办法抵消人口红利的消失。二是促进人力资本向真实生产能力转化。可以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消除人才自由流动的行业壁垒和地域壁垒,激活被制度性障碍闲置的人力资本,释放其生产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三是改变过去一味通过放松管制等办法为资本寻找投资机会,通过改善其他要素的供给,优化融资环境,使技术、人才在要素配置中能更好地起主导作用,使经济增长变得质量更高、更可持续。

(三)进行制度变革,使制度真正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有效激励因素

一是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原来单一的经济总量考核转变为约束激励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增加环境、服务等约束性指标,强化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创新等激励性指标,形成适应新时期的充满新活力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机制。二是切实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让产权人真正受益,侵权人受到应有惩罚;改革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以及科研财政投入制度,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让科研财政投入真正用在支持创新上。三是强化私有产权的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作用。四是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四)挖掘“三驾马车”的增长潜力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通过去除过剩产能,增加对我国过去不能生产的质量、技术以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投资,从补足生产短板中找寻投资潜力,还可以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欠账和全国的环保欠账等投资中寻找潜力。另外,可以通过改革提高投资的市场竞争度和提高政府投资的科学化决策水平,通过提高投资效益的方式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拓展国外市场,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减缓出口的快速下滑趋势。三是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广大老百姓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释放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其次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研究新时期老百姓需求变化,切实增加有效供给;再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上、下)[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等译.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4]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5]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其转换[J].调研世界,2014,(12).

[6]任泽平: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到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5-19/doc-ifxsktkp8950990.shtml

[7]徐现祥,李郇: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J].经济学,2005,(10),第4卷增刊.

[8]张莹,王磊.地方政府干预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兼论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J].宏观经济研究, 2015,(10).

[9]苏红键.空间分工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6).

[10]赵勇,魏后凯.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管理世界, 2015,(8).

(作者简介: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康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