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郭沛明
摘 要:绿色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也是积极保障能源安全,推動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最佳选择。如果处理得当,低碳经济和经济增长是可以同步发展的。本文在阐述英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宜中国发展之路,以实现绿色低碳和经济同步增长。
关键词:低碳经济 英国 启示
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并着重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是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
一、对低碳经济的正确认识
(一)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化工能源的依赖,减少以CO2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大量燃烧煤炭,二氧化碳开始上升,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比过去65万年高了27%。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工业化,道路上的汽车也越来越多,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增多,使对流层臭氧量增多,若不再作出改变,将使2100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40%。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平均臭氧到2100年还会增加50%,这将给植物生长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低碳经济不等于不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低碳经济的目标也应是低碳高增长,不能在限制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为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要加快发展,共同实现发展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低碳发展;发达国家应更多地承担减排责任,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节能减排。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应该阻挡重化工等高能耗产业发展,只要通过技术进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高效能,就能逐步做到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高成本。应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经济发展整体上考量,从功在当代、惠及子孙、造福人类来审视。
二、英国低碳经济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碳预算立法的国家,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国家。英国政府在过去的10多年间实现了200年来最长的经济增长期,经济增长了28%,但温室气体却减少了8%。
英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和低碳排放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向低碳经济前进,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也是经济繁荣的机会。
英国低碳经济之所以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和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分不开的。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起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地从技术创新和思想意识上,支持和激励企业和全体公民。
(一)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
英国政府在全世界率先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并将低碳经济视为未来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发表了题为《英国政府未来的能源——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产量减少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英国将义无反顾地转变为“低碳经济”。
2009年4月,当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沉重打击时,为帮助英国经济尽早复苏,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份战略计划——《建设英国未来——新产业新工作》。该计划明确提出“低碳转型”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2009年5月,英国开始禁止在英国新建煤电厂,除非这些电厂能立即捕获和掩埋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至少25%的温室气体,并在2025年前将其温室气体100%处理。这从根本上确定了能源政策。对高排放企业采取“谁排放,谁付费”的原则,开征碳税,设立碳基金、对采取低碳排放企业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的激励、推动配额制度和强制减排抑制手段等方式,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不断完善与创新政策法规
1990年,英国实施了“非化石燃料公约”(简约NFO)规定: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由政府发布,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者,竞标成功者将和项目所在地的电力公司按中标价格签订购电合同。推行NFO以来,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大幅降价,每年可减少260—300万吨含碳化合物的排放。为发展低碳经济而调整能源结构,2012年英国政府公布了《能源议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发展多元化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力市场的彻底改革,该部《能源议案》被认为是英国能源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
(三)推出碳地图、设定碳预算、实施碳交易
2007年英国碳基金推出了著名的“碳地图”,为推进英国的碳减排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33个英国城市中居民及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展开调查,碳基金提供了一份全英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其中包括一张标注各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地图、相应的几何图表以及城市排名。
2009年4月,英国财政部发布了2009年财政年度预算报告,确定从2009年开始设定“碳预算”,作为每年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并根据“碳预算”排放目标安排相关财政预算,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活动,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的国家。
早在2002年制定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了全球交易中心,通过市场来形成碳的全球价格,被公认是英国最具有创新性和最有效的行动。以伦敦为中心,全球碳交易市场每年的价值相当于200亿欧元,预计2030年价值可能是目前的20倍。
(四)促进技术创新,积极倡导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与封存(CCS)涉及二氧化碳的捕获、运输和长期封存。2007年5月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更是确定了计划的细节,宣布开展一项CCS竞赛。根据该计划,英国政府对CCS示范项目的成本资助可以达到100%(不包括电厂建设成本)。
(五)全力发展新能源
1.巨额投资风力发电。英国是风能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风能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英国加快了利用风能的步伐。英国海岸线长,气候条件有利,除陆地风能外,还重点发展海上风能。近十年来,英国在海岸沿线增加4000台瓦发电机,在海上增加3000台风力发电机。海上新建5000-7000个风力涡轮机,产生250亿瓦的电量,相当于25个大型燃煤发电厂。
2.支持低碳汽车工业。2009年4月,英国首相布朗宣布启动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以应对当时经济衰退的“绿色振兴计划”。通过政府对欧洲投资银行担保,英国汽车工业获得总额13亿英镑的绿色汽车推广计划中,3000万英镑将直接用于电动汽车相关项目,发展在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低碳技术,实现低碳汽车技术全球领先的长期目标。
3.太阳能高速发展。英国贸工部于2004年7月宣布将进一步拨款220万英镑用于英国太阳能项目的研发。
4.扩大生物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发电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的有利手段。英国开始寻求新技术,对农作物秸秆、木材、垃圾等生物质进行处理发电和供热,扩大生物能源利用。
(六)倡导全民低碳社区和“绿色家庭”
英国从政府机构、企业与民间,都十分重视“低碳社区”的示范试点与建设,使居民早日体验和享受到别有一番风趣而又十分重要的低碳生活方式。这些措施主要有:以生物质燃料热电联产为小区实现集中供暖,通过屋顶铺设光伏板为电动汽车充电,增加保温绝热材料厚度,使用节能电器等。
三、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对策
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英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研发投入、政策支撑、法制保障及公民意识等方面的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仅发展本国经济,而且做到了绿色低碳,保护了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深化各类低碳试点,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健全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碳排放标准体系。加大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选择适宜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细化目标任务
中国政府虽然非常重视绿色低碳经济,但是仅限于理念和目标,在具体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以便更好地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步骤。因此,应尽快制定详实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措施、责任人等。
(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中国的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略显滞后,已经跟不上目前经济的发展步伐了。中国政府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积极完善和创新政策法规,尤其是法律方面,需要更加完善,用法来约束。根据实践需要,对相关低碳经济领域增补和修订,满足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
(三)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先进技术
以掌握低碳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聚集区和中国大项目,统筹技术研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培育出一批战略性示范基础。
(四)運用市场机制调节低碳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一贯注重行政手段,没有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来引导低碳经济发展,限制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还未将低碳发展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科目,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也缺少碳排放的激励和抑制的补贴和税收等机制,对高碳排放的企业不能有效控制,碳金融市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为此,首先,应通过碳预算的形式,保证碳经济的资金;其次,开征二氧化碳排放税;然后,加大碳金融、碳信托、碳交易所和碳保险等新型碳金融工具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陶蕴芳,尚涛.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 2011,(6).
[2]孟赤兵,芶在坪,徐怡珊.人类共同的选择——绿色低碳发展[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2.
[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会议论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届气候变化与健康论坛. 2010.
[4]何一鸣.国际气候谈判影响因素与中国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魏代梅.《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中国政府的国际环境合作[D].黑龙江大学, 2009.
[6]张杰才,毛茜.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7]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8]刘胜.低碳经济体系: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13,(6).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责任单位:康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