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前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问题探析

时间:2024-04-24

王清

一、引言

关于国家对外的竞争优势,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有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要素禀赋理论则针对比较优势理论中唯一生产要素这个缺点,指出国际贸易起于贸易形态的决定,一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四个因素具有双向作用,而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钻石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分析中加入了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实际分析,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关键在于提升技术水平,创立自主品牌,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积极推进贸易结构的改进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新形势,对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欧债危机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相较之前,增速有了明显的放缓,特别在2012年,虽然仍然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6.2%的百分比与之前国家力争保十的目标还是有所差距。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出口产品对外形象不佳

我国制造的产品由于低廉的价格,在世界各地的市场都占有一定的席位。但大多数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发达国家都被视作是比较低端的产品,消费者对其口碑不够好。归结而言,我国一部分产品在国外不佳的形象主要源于以下原因:首先,产品的质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产品略微低劣。这是由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高,资本投入不够导致的。而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对产品的要求标准提高,本国产品质量较高,而我国产品的低资本、低技术投入必然将导致产品的质量相对进口国而言较差一些。其次,全球都将“环保”、“绿色”作为重要的产品衡量标准,而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的发展求速强于求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产品生产时环保观念也较淡薄,这都必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相对发达国家产品的“环保性”、“绿色水平”较差。

(二)出口产品市场萎缩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使我国经济受到了全球经济负面情况的影响,国际市场对我国的产品需求降低,我国对外贸易面临重大危机。我国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往来对象是美国和欧盟,但在2012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总额相较前一年分别下降了20.44%和29.65%,降低幅度较大,尤其是欧盟地区的下降比例,甚至超过了出口总额的降幅九个百分点左右。

(三)外贸企业面临的欺诈风险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也从各个国家蔓延到全球。在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的一项调查中显示,98%的中国被调查企业在去年至少遭受过一次欺诈行为,中国已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不佳的国际经济形势,使许多外贸企业随时都面临着财务等各方面问题,而为了自保,一部分企业选择了不负责任地向交易对象进行风险转移。而我国出口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私营小企业,对于此类欺诈行为,大都缺乏应对能力,也缺乏主动地通过法律渠道进行追讨的观念。单个企业对于欺诈行为的忽视,将给企业造成损失,而大范围出口企业对欺诈行为的不重视,将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外贸战略调整的迫切性

新形势带来的新兴经济体竞争的压力、物价上涨、生产成本的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

在此次经济危机的浪潮中,新兴发展国家抓住了成长的机会,同时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廉价的优势,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发起了冲击。现在越南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约每月1000元(折合人民币,下同),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国东部沿海大概在2500元至3000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大大地高于周边国家,相对东盟地区,我国在劳动力生产成本方面已经没有了优势。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许多世界品牌在我国设立的生产工厂转移,许多设立于我国的贴牌加工贸易企业倒闭,同时也使我国自主品牌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制造成本上升,竞争优势下降,曾经带动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逐渐淡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危险。

(二)成本控制难度增加

长期以来,我国都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其价格优势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实际平均工资从2000年到2010年增长了两倍多,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又导致了我国物价存在上涨的压力,使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也有所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不仅对于依靠成本领先战略攻占市场的企业来说是重大的打击,对我国绝大部分的出口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降低自身产品竞争优势的大挑战。

四、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适时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实现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抓住有利时机,优化外贸结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贸发展战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一)积极转移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在之后的很长时间,我国都将面临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摩擦。为了保障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合法权益,外贸企业应当积极寻求转移风险的方法,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培养,良好的风险意识不仅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能免去处理跨国摩擦纠纷时人力财力的 投入。

(二)强化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

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调整进出口战略,努力向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发展,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过去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档次不高,更多的是依赖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我们应趁此重视技术进步,强化自主创新,推出有自主品牌、功能好、成本低的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产品结构上不断提升,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成本控制

物价上行的压力下,成本的控制难度增加,但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对成本采取控制措施。寻求价格更低廉的原料,开拓视野,目光放在全球以寻找更低廉的原材料是必要的。同时,如果企业规模足够,也可以通过兼并原材料生产企业或是自建原材料生产线,以降低中间成本。此外,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相对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各项成本费用都相对较低。为了寻求更广大的合作效益,可以寻求东西城市的合作,以谋求共同的发展。

(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我国绝大多数的加工贸易企业是主要从事简单加工装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少技术科研能力,高端产品的研发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要实现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将其不断地从简单加工装配,提升到上游的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以及下游的营销与品牌运作发展。加大研发力度,创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采购、营销渠道,延伸产业价值链,实现由贴牌生产到委托设计生产,再到品牌生产的转变。

(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我们应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服务贸易发展思路,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抓住对外开放的契机,有效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从多渠道、多方面来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通过专业分工,加大高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SB00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