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姜华 曹金恒
摘要: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癌前病变,早期予以结直肠息肉患者筛查与预防可显著减少结直肠癌发生率。目前,临床尚无针对性预防结直肠息肉的干预方法,多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益生菌、生物活性食物成分制剂等予以预防。本文主要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预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结直肠息肉为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之一,以腺瘤性结直肠息肉为主,病变处起初为息肉,且极大可能转为腺癌,最终进展至结直肠癌[1]。临床研究发现,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正相关结直肠癌发病率。而结直肠癌在全球癌症死因中位列第三。有数据统计显示,近1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死亡病例数为此前的2倍左右[2]。此外,结直肠息肉在行切除后具有极高复发率。基于结直肠癌发病率、复发率如此之高,更需临床重视结直肠息肉的预防,以遏制其癌变可能。本文主要对结直肠息肉的预防方法等予以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1 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对于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来说,其发病及切除后再发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刘道江[3]等人研究认为,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肠道微生态、生活行为习惯、代谢综合征、结肠黑变病等均可引发腺瘤性结直肠息肉。临床需对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患者予以随访,明确其结直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调控,比如减肥、多摄入维生素、高钙等、戒烟、少摄入红肉等,并积极调整患者生活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定期予以结肠镜检查,以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发生。
2 抗炎药物预防
结直肠癌的发展较为漫长,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为腺瘤发生前重要癌前病变。慢性炎症即可对癌症发生、进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可参与癌症发生、进展、转移等过程。临床将与炎症因素相关的结肠癌称为炎症相关性结肠癌(CAC),并已发现其中一些炎症促进肿瘤传导途经、关键分子等。
基于炎症与腺瘤性结直肠息肉的关系,临床科经化学性药物予以预防,其中以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效果最佳。阿司匹林、环氧化酶-2(COX-2)受体拮抗剂均可有效预防结直肠息肉。此外,相较于高剂量阿司匹林,低剂量阿司匹林更可有效预防结直肠腺瘤。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发病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阿司匹林、COX-2受体拮抗剂的长期服用均可引发一定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出血、心血管副作用等,因此临床尚未广泛推广上述药物用于结直肠息肉预防。
近年来,临床研发了新型双重5-脂氧化酶(5-LOX),发现其预防结直肠息肉效果颇佳,应用前景较好。同时,临床经研究发现,5-氨基水杨酸(ASA)这一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也可用于预防结直肠息肉,并可有效降低结直肠息肉发病率,但其具体疗效与不良反应等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3 益生菌及相关制剂预防
近年来,研究证实,肿瘤发病密切相关感染、炎症等,对于人体结肠来说,其内也存在丰富的细菌。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种群,多达1000多种,而一旦受高脂饮食、药物或是年龄等因素影响则较易使肠道菌群出现紊乱情况,进而引发结肠肿瘤,益生菌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情况。益生菌为可给机体带来益处的活性细菌,是肠道菌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对肠道粘膜免疫予以调节,并对致病菌定植、繁殖予以抑制,对黏膜屏障予以修复,对促癌性化学物质活性予以抑制,还可起到一定抗氧化作用。
经临床研究证实,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等均可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病、进展。益生元为可使特定促进肠道有益菌群构成、活动改变的发酵成分,合生元即益生菌、益生元混合制剂,其可使活菌食品添加成分存活、植入提高,以此使机体健康状态得以改善。研究显示,合用益生菌、益生元等更可有效遏制结直肠肿瘤发生。近年来,临床发现,特定细菌致病性及其在结肠肿瘤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并已开始研究针对特异致病菌的预防,以有效预防、治疗结肠肿瘤。
4 生物活性食物成分制剂预防
生物活性食物成分即食物内除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外的可对机体健康状态造成影响的食物、膳食成分。叶酸、胆碱、纤维素、甲硫氨酸、维生素D等多种生物活性食物成分均与结直肠息肉预防相关。
4.1 钙剂
次级胆汁酸等胆汁酸为结肠癌致癌剂,钙则可结合大肠内胆汁酸,对胆汁酸致癌作用予以抑制,还可对细胞内信号通路进行直接作用,以此对细胞增生、分化、死亡进行调节。因此,钙剂可使大肠癌风险降低,但钙剂可引发胃肠道反应、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因此并未广泛用于结直肠息肉临床预防。
4.2 叶酸
叶酸为人体必需营养成分,体内无法自行合成,需自体外摄取。叶酸在预防大肠癌上密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变化,而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可对机体整体基因表达造成影响。一旦机体叶酸不足则可对尿嘧啶至胸腺嘧啶的甲基化造成干扰,进而导致尿嘧啶錯误接入DNA链,并最终引发肿瘤,因此补充叶酸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发生风险。
4.3 短链脂肪酸(SCFA)
为乙酸、丙酸、丁酸等有机脂肪酸,岂可为结肠粘膜提供能量供应,对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等予以维护,降低促炎因子声场,促进黏膜炎症修复。近年来,研究发现SCFA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细胞增殖予以抑制,并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凋亡,因此可用于预防结直肠息肉。
5 结语
作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临床认为结直肠息肉早期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慢性炎症等,但临床尚未明确其具体机制。目前,在预防结直肠息肉上,临床可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益生菌、生物活性食物成分制剂等,均可有效降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但需长期服用。此外,临床尚未深入探究上述药物、生物制剂等长期服用后的副作用等,因此尚无预防结直肠息肉的针对性方案,还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以更有效、安全预防结直肠息肉。
参考文献:
[1]冯祥兴,曾凡鹏,植冠光,等.温补脾肾法预防阳虚型体质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疗效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6):644-647.
[2]赵璐,崔立红.结直肠息肉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4):499-502,f3.
[3]刘道江,何国辉,刘鹏,等.结直肠息肉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9,39(6):389-39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