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时间:2024-04-24

宋桂华

一、经济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2007年夏季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凸显出四个“前所未有”:国际市场震荡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之频繁前所未有;危机影响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各国联合救市的联合性前所未有。发达国家经济初现衰退,发展中国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金融危机已演化成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无论规模之大,还是影响之深,均可谓百年一遇。

整体来看,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不约而同发出了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的信号,经济增长前景黯淡。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这些传统的世界经济“火车头”已进入经济“再减速”阶段,势必对全球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多挑战和风险。

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亚洲地区的越南局势艰难,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发展疲软,印度也不容乐观。拉丁美洲地区的巴西GDP增长明显下降。

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二是出口增幅明显回落;三是主要行业生产快速滑落:四是国际热钱加快撤离:五是人民币止升回跌;六是市场信心大幅下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来看,目前大致是投资滑坡、消费见顶、外贸颓势。

世界银行2009年3月发表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滑1.7%。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首次出现下降。发达经济体是经济重灾区,其经济今年将整体下滑2.9%,其中,美国经济下滑2.4%,欧元区经济下滑2.7%,日本经济下滑5.3%。发展中国家经济今年增幅只有2.1%,大大低于去年世行预测的5.8%的增幅,其中,中国经济增长6.5%。2009年全球钢材需求将下降10%以上,其中,韩国需求预计下降9.5%,美国下降11%,日本也表示2009年一季度该国钢铁需求同比将降低31.6%;新兴国家对钢材的需求也将下降。

二、经济危机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全球钢铁行业受到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从对钢铁工业的短期展望来看,消费者的信心已降到了低点,钢铁需求急剧萎缩,全球钢价大幅度下降。2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2.6点,环比下降6.1点,降幅为3.8%,是自2007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1-2月全球钢铁产量下降24%,而扣除中国因素后,降幅会进一步扩宽至40%左右。由此可看出,目前欧美和日韩等主要钢材市场的形势非常严峻,均已进入严冬季节,钢材出口环境持续恶化。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钢材出口订单大幅下降。据海关数据,2009年1月,我国钢材出口仅有191万吨,同比下降53.8%,环比下降39.7%,是2006年3月以来国内钢材出口的新低。2009年2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只有156万吨,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8%,月度出口量是继2004年10月出口150.8万吨之后创下的第二个新低。而2009年的钢材订单量更不容乐观。中国钢铁协会表示,Ⅱ月份我国钢材出口有60%左右是去年结转合同,今年新签合同很少,预计今年钢材出口量将下降80%。

目前,国内大小型钢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产,包括鞍钢、唐钢、宝钢、沙钢等国内大型钢企都存在一定的停产检修情况。仅以宝钢为例,从其当期经营状况看,销售严重下滑,产量严重下滑,效益严重下滑。去年12月宝钢集团当月合并报表为亏损,这是宝钢建厂30年自投产以来历史上没有过的。

2008年10月份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已连续4个月全行业亏损,71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累计亏损额达488亿元。按照中钢协的看法,目前钢材市场的价格已经近似1994年钢材价格的水平。

三、经济危机留给钢铁行业的教训

这场危机暴露了钢铁企业由于长期市场供不应求的思维惯性而忽视了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风险。大多数钢铁企业被钢铁产品的先发优势及钢铁行业良好的效益所麻痹,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盲目超量进口高价铁矿石导致钢铁企业处境困难。高价矿不仅在2008年给行业增加212.9亿美元的成本,而且积压了亿万吨的库存。2009年铁矿石价格仍在谈判,但高价矿已是钢铁业不能承受之重。数据显示,2008年在我国生铁产量比上年减少74.49万吨,自产原矿增长20.74%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比上年增加6056.41万吨,增长15.81%,这显然大大超过了钢铁业实际用矿需求。截至去年年末,港口和企业库存积压铁矿石已逾1.2亿万吨。由于对铁矿石的实际需求下降,最终导致现货矿价格与长期协议矿价格严重倒挂,致使处于高位的钢材价格彻底失去了支撑,价格急剧下泻。

中国是钢铁大国,钢材产量占全球的36%,钢材消费占全球的33%,居世界第1。但不是钢铁强国,粗钢产量所占比例过大,产品的产值低、能耗高。而且90%的钢铁依赖铁矿石来冶炼,而铁矿石主要依靠进口,但中国不拥有铁矿石的定价权。再加上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销售混乱,市场供不应求时盲目、无序地扩大产能。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钢铁最终产能预计超7亿吨,以目前产能6.6亿吨,正常有效发挥85%计算,则每年将生产粗钢5.65亿吨。而2008年我国的粗钢实际产量为5亿吨,直接和间接出口约1亿吨,实际国内有效需求只有4亿吨。因此,如果以正常产能发挥5.65亿吨、实际产量5亿吨计算,则过剩12%:如果按实际有效需求计算,则过剩29%。可见,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十分严重的。

2008年8月份以来,高价铁矿石库存的大量积压、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这两颗重磅炸弹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导火索下引爆了,从而把钢铁企业推向生产高成本、低价格产品的亏损境地,导致了钢铁全行业的严重亏损。

四、钢铁企业如何从危机中把握机遇

危机是什么?危机就是既有危险。更有转机。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和勇气。要看到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利因素,认真研读我国政府应对危机及时提出的拉动内需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钢铁企业要从以下6个方面积极主动地把握机遇,从危机中找到转机。

(一)转变观念,全力以赴抢占市场

合同是确保公司持续经营的关键,掌握合同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争取市场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方法。手中有粮,心

中才不慌。对此,企业要切实转变市场观念,以客户为中心,采取灵活的经营手段和策略。形势越严峻,竞争

也将越激烈。各钢铁企业应深入市场和现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市场需求,赢得客户和合同。要深入分析,发现市场机会,加强市场调研和策划,分析市场动态,明确市场需求,建立、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系统。要提高分析、把握市场的能力,善于发现潜在需求,为企业争取合同。要花大力气研究用户。分析、细化客户群,确定优质客户,提高赢利能力。要加快市场区域布点,建立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布局,通过以点带面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二)技术创新,加快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钢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钢铁企业的逐步淘汰和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推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愈加重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上半年东南沿海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进入10月份,东莞合俊、绍兴江龙、常州星岛等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纷纷倒闭。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过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底端。中国钢铁企业要做最坏打算。做好长期过冬准备,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加快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通过技术进步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和效率。

对于钢铁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的产业升级,通过提升聚焦核心业务的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在产业链的高端创造价值,以适应竞争不断升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勤练内功,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钢铁行业繁荣时期,没有时间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技术积累和传承不够。现在处在行业不景气阶段,不能枕戈待旦,要充分利用这段“休养生息”的间隙,强化钢铁行业企业管理,要以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作为业务建设的重点,进行很好的提炼、归纳和总结,挖掘创新点,将无形的经验转变为可传递和共享的信息,不断积累并加以传承。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储备了足够的技术实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下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宝钢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宝钢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倒逼机制”,要求宝钢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发现宝钢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策略上的调整,其关键的内涵在于通过建立“倒逼机制”练好内功。必须承认,对企业而言,客观上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管理机制,管理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应对危机,建立“倒逼机制”,正是宝钢练好适应市场变化内功的大好契机。从近期来看,“倒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宝钢重新审视原有的管理流程、方法和机制,把握方向、加紧变革,形成积极、快速、高效适应市场的管理体系,更快地走出此次危机:从中期来看,“倒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宝钢更加谨慎地思考和选择兼并重组的模式和运作方式,更为理性、更为高效地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从长期来看,“倒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宝钢在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上扎扎实实地打造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宝钢的行业领头羊地位。

(四)降本增效,严格管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抗风险能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强化资金预算控制,加大资金支付的审核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严肃性。继续加强资金集中管理,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财力办大事、办急事、办实事。

要把资金回笼、降低库存和陈账清欠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应收账款比例和金融风险,做好资金回笼。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旧欠清收力度,提高资金回转速度和资金盘活力度,建立应收账款日报和风险预警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防范财务和经营风险。

要防范合同风险,确保企业利益。市场经济潜藏风险,尤其在经济危机阶段风险更大,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存在风险的客户要采取果断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企业损失。

要广泛宣传,激发员工潜能,实现人人降本。完善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有效控制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要积极创新,广泛开展攻关,实现科技降本。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库存,避免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量居高不下占用资金。要对产成品库存排出计划,减少库存量和库存周期。提高生产管理精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现场在制品闲置时间,加快产品流转速度,降低在制品金额。

(五)结构优化,培养钢铁行业一流员工队伍

不断优化钢铁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遵循“业务支撑原则,能力提升原则,内部挖掘、结构优化原则”,进行行业内钢铁企业的人员配置,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钢铁企业员工整体能力,从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要逐步完善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使积极为企业贡献的员工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六)钢铁行业应产需平衡,控制产量和控制原料采购成本,应对危机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大,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在增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在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已进入衰退,发展中国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比预想的严重。需求不足是当前钢铁行业必须承认的现实。要使钢材市场价格回升到钢铁行业不亏损并有微利,关键是搞好产需平衡,控制产量和控制原料采购成本。

1开展有序竞争,实行售价低于制造成本的产品坚决不生产、不出口。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盲目增加产量,控制企业的合理库存,以销定产。

2用先进产品去替代落后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去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中国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变钢铁大国为钢铁强国。在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下,要合理审慎地确定产品出厂价格,保持先进生产能力的强大竞争力。

3加快钢铁行业的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不达标的小企业,争取进口铁矿石的定价权。建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进口铁矿石双赢定价机制,规范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与铁矿石生产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面对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下降,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走势,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根据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节奏,力争供需大体平衡。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钢铁企业都在制订和实施积极应对危机的举措,及时调整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步骤和目标。对于中国钢铁企业率先全球钢铁行业走出困境、战胜危机,我们充满信心、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