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霞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生写作中思维品质不佳的现状,设计说字解词、琢磨名句、赏析语段、品评时事四个课前交流的板块,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品质;准确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
一直以来,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1]于漪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2]新课改就此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方面。但从当下高中生的议论文习作来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明显不够,洞察力和批判力不足。那么,怎样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贡如云、冯为民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构建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主旨的课堂活动。”近年来,笔者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组织学生开展了针对性比较强的课前交流活动,在搜集整理、分享交流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始闪烁,思维的品质逐步提升。
内容驱动思维运转。为此,在课前交流时,针对思维能力的提升点,按照以下板块循序渐进地推进。
一、说字解词,提升说理的准确性
概念辨析是议论文写作逻辑的原点。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能触发并影响写作者的思考。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或考场作文中,学生所写的议论文观点含糊不清者有之,指鹿为马者有之。
为了提升说理的精准度,在交流的起始阶段,从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任务是:找到一个字或词,通过运用作诠释、拆解法、比较法(相近、相反字词)、词语新解等方法,对该字词进行阐释性的解读。
比如,有学生在交流时解读了“韧”字:
“韧,柔而固也”,细看“韧”字,由“韦”与“刃”组成。“韦”字的意思是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象征着柔软; “刃”字有刀的锋利部分的意思,象征着坚硬。
当我们把“韦”与“刃”组合在一起,“韧”字就是刚柔并济。过柔易夭,过刚易折,而“韧”恰恰在过柔和过刚中寻觅到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也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当学生开始咀嚼字词,审题立意时就有了抓住核心词语的意识。那么,中心论点随着概念的界定而清晰,议论的内容也随着概念的展开而更加完善。
二、琢磨名句,感悟道理的深刻性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发展等级有内容“深刻”这一项,希望学生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做到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深刻的思想怎样“浸染”出?记诵、琢磨经典句子不失为一种方法。因为一些经典句子,比如格言,因為其简练而精到的语句、富有哲理的精辟论断,至今闪烁着光辉,照亮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分享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在记诵中积累,在阐释中“悟理”。
学生交流的内容包括句子分享和阐释性讲解两部分内容。例如:围绕句子“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进行阐释,或者将同一话题的“句子组”进行类比或对比,在这一过程中领悟那份深刻。比如,有学生就“忍耐”这一话题分享了以下句子:
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列夫·托尔斯泰)
忍耐并非忍气吞声、也决非卑躬屈膝,忍耐是一种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性格磨练,它所孕育出的是好胜之心。(谚语)
这两组句子看似相悖,实则互为补充,更加体现了对“忍耐”的辩证性认识。
三、赏析语段,分析其中的逻辑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思维”的论述有这样的语段:“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但大多数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亮明中心论点后就开始举例子凑字数,“拙于说理”,行文间毫无逻辑性可言。
在课前交流中设置赏析语段环节,通过典例剖析,归纳层次角度,既是交流内容的层层推进,也是思维逻辑性的学习。在实际的交流中,要求学生用PPT展示分享的语段,并从层次结构、句式标志等角度进行解读。
例如:
学生分享了一个围绕“舍弃”所写的语段,并进行了如下解读:
层次结构:(1)先提出分观点:舍弃是智慧;(2)接着由小动物及人类再及仁人写舍弃的智慧和意义(举例+分析);(3)最后小结。
句式标志: 同样的……,与此类似……,因此……
通过对精彩语段的“见多识广”,学生议论文的主体段落开始“像模像样”,有些逻辑性可言了。
四、品评时事,锻炼思维的批判性
顾宪成先生有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就现状来看,高中学生基本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教室、食堂、宿舍,半封闭的生活,使学生对社会舆情、时事一片茫然。课前交流时品评时事,可以引导学生敏锐地抓住当前社会的热点,进而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触碰到社会生活的本质。
比如,学生假期爱在在网络世界“遨游”,接触到了网络短视频时代的一些“奇葩”:网红马牛哔、郭老师等等。这一类人何以在当今“大行其道”呢?针对这一现象,学生思考、追问,从原因和危害两个角度对“炫丑”“审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发言提纲如下:
产生原因:1.哗众取宠,迎合世俗心理;2.达到扭曲的精神刺激和心理满足;3对主流文化的反叛;4.庸俗的实用主义在作祟。
危害:1.导致大众的价值观念发生动摇、迷茫甚至错位;2.导致青年人混淆善恶、颠倒是非;3.形成一种不良社会风气,丑态横行、正气不彰,主流价值、向上信念、做人底线可以被挑战、被嘲弄、被解构。
这一轮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评价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是前几论交流成果的综合运用。
要真正启动大多数学生思维的马达,除了较为翔实的内容,还必须打破“学生讲 + 教师评”的固定模式。于是,,关于“谁讲,怎样讲”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抽签,这样“备战”的学生就多了,刺激性也更强;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倾听、提问、质疑、反驳,通过这样多样化的形式,鞭策学生时时思考。
总之,以课前交流的形式开启每节语文课,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思维品质培养渗透,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卫灿金.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5.
[2] 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