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此情,文章将对其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兼顾慕课教育作用发挥的同时,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慕课;应用
引言
传统的汉语国际教育授课方式,虽然延续至今,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已渐渐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基本需求。而慕课模式以短视频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且具有强大的覆盖率与及时性,打破了地域、时空的封锁,让知识的传递畅通无阻,因此,将之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当中,必然会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慕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凭借其强大的功能,逐渐被教育业所青睐,并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汉语国际教育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强于传统教学方式,且优势明显。其一,打破时空封锁、扩大覆盖范围,慕课模式是以短视频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络覆盖率逐年增强的今天,慕课的覆盖范围也随之而增加,另外,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时,也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学习,不一定要亲临课堂学习;其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慕课则通过网络,收集大量与汉语教学相关的知识,以短视频形式播放给学生,这样便以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教育引导;其三,强化师生互动,慕课与传统的讲座视频不同,它会在短视频平台设置互动区域,方便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区进行实时知识互动,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推动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慕课模式存在的不足
1、学生在线学习难度大
MOOC模式是以“无线/有线网络+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才可实现的,在很多国家这并非难事。然而,在诸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备战区等,网络覆盖率低甚至于无,极大地增加了在线汉语学习的难度。
2、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
目前在线平台准入标准仍不健全,很多汉语在线课程出现数量短缺不成体系、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很多所谓的精品课程只是传统汉语学习资源和知识点的堆砌,课程间跨度较大,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在线上课堂中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学生,特别是汉语初学者来说并不友好。
3、师生、生生难以即时互动
MOOC线上课程虽有配套的互动、测评和反馈功能,但仍然无法实现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师生间答疑反馈、生生间互动交流的即时性和直接性,因此完善线下的辅助支持功能至关重要,线下汉语助教、志愿者、语伴可以承担部分答疑、测评与监督的作用。
三、促进慕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教育功能发挥的建议
1、丰富慕课教学资源内容
在实际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其所教育的学生群体,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导致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形式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慕课模式使用当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创新这一内容,从教学内容方面激发学生的求学兴趣,进而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如在短视频的制作当中,可适当融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影视、歌曲、民俗文化等等,让学生在轻松观看短视频的同时,将汉语知识牢牢掌握。
2、教师从中心向辅助位置转移
課堂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短小精悍的视频课堂、高效的互动反馈机制要求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师教学的思维定势,由“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甚至“合作者”。同时,慕课堂线上线下协同并进的特点要求更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从授课型教师转型成辅助型教师。随着慕课堂的不断发展,只需要少量授课型教师面对镜头录制课程,更多的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应该接受合理的角色分配和转型,辅助线上课堂进行线下互动、测评和答疑辅导,抑或退居“幕后”,编订修正教材大纲和学习资源等。
3、结合学生客观因素,因材施教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者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汉语的动机,比如是兴趣使然、求职需求还是短期旅行等,只有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定位,才能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有更强的学习推动力。与之相对应,汉语教师在依托慕课平台教学之前首先要做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明确学生的国别、母语背景、学习动机、学习需求、汉语水平等,以适应受众,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为本土汉语教师、汉语初学者以及对中国文化爱好者,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再如,面对成年人和面对儿童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应有所区别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给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发展空间十分的宽广,尤其是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其强大的网络覆盖率,以及实时性等优势,必然会使之成为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管理力量,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对慕课给予高度重视,并不断对其优化,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倩; 王少凯.论慕课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发展[J].文学教育(上),2020(6)
[2]张玉娇; 陈彧.慕课与国际汉语教学及推广[J].汉字文化,2019(16)
作者姓名:王立妍,出生日期:2000.09.25,性别:女,籍贯:辽宁省朝阳市,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