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4-08-31

刘青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一个国家最美好的风景,便是这个国家新时代的年轻人,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之计从始一而终,从未被世人所淡忘,教育事业一直在延续,从牙牙学语到启蒙教学,再到初入课堂学习新汉字,无不映衬桃李春风。然而真实被记忆留存的还是手写在网格纸上的一笔一划,口手并用被一同应用到学习之中,书本上的每一个汉字,作业本上的每一个拼音,都在彰显着青春笔力的意气风发。然而被世人所接受和称赞的始终都是那工整美观的每一个汉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直再培养和锻炼,好的习惯往往决定了书本上被写下的每一个字的美观程度,也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接近美好词汇,书写充满炽热与疯狂,止步于声音或许能压抑惊涛骇浪,相濡以滋味,相忘于江湖,每一个制造和书写美文的人,无不历练江湖风雨,期待桃李春风。

基础需要从小抓起,从根本出发,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青少年良好发展则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书写是小学生的基本功之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发挥创造力和发展个性魅力的所在。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有鞋子姿势不规范,字迹潦草,言语表达不当等问题的存在,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从根本发现问题,寻其根源。根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教学经验和取经,借鉴前辈的良好做法,综合学生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制定如下一些方案,希望可以有所帮助,有所裨益。

一、营造良好环境,共创书写习惯

好的环境往往可以让学生更愿意、更高效的去学习和成长,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学习环境也是如此。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需要从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入手,让学生抬头便能在教室看见书写标语,在走廊就能看见良好的书写作品,在日常学习中就能接触和学习书写知识,时刻提醒规范用字,规范书写。其次,还可以在班级和学校内开展书写用兴趣班,举办书写比赛,组织学生观看大家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们从自身出发爱上写字,并从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从小就有认真书写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也便指日可待。

二、自上而下,榜样践行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兴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接触时间越久,就越想越坚持榜样带头作用,让学生不懈怠,不厌倦,不放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裴燕自身对书写的严格度和标准,时刻以最昂扬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去践行,高标准、严要求,自身先树立目标,并为之不断进步,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和大家一同学习,一同进步,自然增加对书写的兴趣,久而久之,也更加愿意付出努力,投以精力去发展和改变。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老师习得一手好字,便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深入人心,那苍劲有力的画笔会给学生以振奋的力量,激励大家不断进步。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身边那个同事的字不错,那他所带教的班级也总会出现一些字写得不错的孩子,刚刚接手我所担任的职务时,当第一次拿着他们的作业本写下批语的那一刻,也让我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更加深沉。在学校也会偶尔听到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你快看,我们老师还给我评语,老师的字可真好看啊,也会我也要多练字,让老师更加喜欢我”、“哇,真的哎,老师的字好好看啊,我也要写字,多练字”。其实,我们真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了很多影响,自上而下,逐步发展,总会有所收获和脱变。

三、正确引导,强化训练,组织活动,提高质量

孩子错误写字姿势的存在导致后期纠正的困难性增加,因此在小学阶段,更需要注重书写姿势的培养和规范,前期工作做足做多才能保证后期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性和高效性。我们要加强对孩子的书写训练,从而通过练习来提高书写的美观和规范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写也是如此,书写多了,孩子自然掌握了书写的技巧和适应个人书写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组织活动来检验和激励学生的书写,在监督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不足,在后期的训练中予以修改和指正,将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训练作用,达到提高书写规范化,提升书写质量的目标和初衷。其实,就如孩子们的书写,监督也必不可少,家长的监督在其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及书写习惯的培养上,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书写,我们一直在路上,从始至终,从未间断,其实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利用何种技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规范学生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从而培养良好的书写,进一步发挥和加强书写训练,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将对日后孩子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发挥更大程度的作用。

學习初中数学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王辟富

贵州省石阡县龙井仡佬族侗族乡晏明初级中学 贵州 石阡 555100

摘要:留守学生是目数学学习存在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家庭、学校、教师们的共同努力,用爱去支持他们,用心去关爱他们。

关键词:留守学生;数学;关爱;合作

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奔跑着一群可爱的初中生,初中的生活是幸福而有美好的,她们的脸上总一丝丝的失落,因为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去了,陪伴他们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及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也让他们有点吃力起来。为什么这些学生的数学学起来那么的吃力,怎么就提不起兴趣呢?而作为一名教师,一个家长,我们怎么做?教师要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一、留守学生的学习现状情况

故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过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在我们班的留守学生中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的习惯,从而导致很多简单的数学公式、概念都不了解、不记得,更不会灵活运用。就导致了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不主动,也容易受外界干扰,与城区孩子比较见识少,还存在厌学的情况,他们总觉得学习数学就是算算数,对将来没有多大的帮助,认为走出社会之后数学的用处不到,从而导致他们的基础成绩少,提不起兴趣,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对自己的学习也是图一时新鲜,不能长期的坚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留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是长期与老人一起,无形之中就有一层层的代沟,无法更好的沟通与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也少,也有的老一辈的教育低,有的只有小学文化,可能还存在文盲的现象,对留守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少,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教孩子,更不用说辅导学习,从而导致了留守学生的学习基础差,也让他们渐渐的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

(二)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家访、电话交流等不同的方式,对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了解到部分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有时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学生回去照顾老人,帮忙干一些家务活,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一天的忙碌下来,已经非常累了,只想好好的休息,没有精力去复习或预习,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数学成绩的下降。

(三)教师的观念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时总认为,这群孩子的基础差了,上课也不爱听,喊了一次又一次,没有改变,也就没有耐心去辅导,任由其发展,有时候没有更好的尽到老师的责任。

(四)最近几年的留守学生还存在,短期留守的现象,父母有的在附近务工,隔一段时间就会回来,或者是短期跟着父母到城里上学,这样的留守学生流动的学校比较多,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浮动心理,静不下心来好好的学习。留守学生的家长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年轻,每年都在外面挣钱,也没需要多大的学历就能挣到很多钱,就觉得孩子的学习并不重要,反正将来进入社会上用处也不大,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挣钱,还能家庭减轻负担。

三、改變学习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与留守学生的父母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情况,提高家长的社会认识,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利用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让学生长期与家长进行谈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注的,从而在心理上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家校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也是孩子的保护者和最亲密的朋友,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而恒久的影响,孩子不但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也是父母的一个影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多的关系,作为家长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共同为留守学生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学生在生活中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放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

(三)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改变其教学观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基础少而逐渐放弃,要坚持做好一名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对学生的认识。在课堂中尊重他们,并积极的提问,利用课余时间给这些孩子进行补课,对学生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要做到一一解惑,对他们的表现良好的方面要及时的肯定,关心他们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校、班级和老师都应为留守学生拟定一个计划,对学生的前期学习经验进行一个测评,在根据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拟定一个总体计划。再根据计划来实施,可以按学习水平来进行分班或分学科教学,也可以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对这些孩子开设辅导课,利用我们的延时服务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个别教师也可以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

四、结束语

留守学生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目前我们班数学学习存在的一个难题,想要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家庭、学校、教师们的共同努力,用爱去支持他们,用心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让他们在被爱、被肯定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每个孩子的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各有千秋,通往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作为父母要给与更多的关心和关爱,相信自己的孩子都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主观评价研究[J]. 吴霓,廉恒鼎. 中国特殊教育. 2011(02) :78-82

[2]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J]. 林锋武.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6): 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