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力量,进而对中国语言及汉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通过不同形式学习汉语言,了解汉文化。基于此情,文章将从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培养优质人才,加速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汉文化传播,提升汉语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汉文化

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浪潮,众多国内外语言爱好者纷纷通过不同途径学习汉语及汉文化,如国内很多高等学府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外孔子学府的创立,都成为满足其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的重要途径,且成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故下文将从教育人才培养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探究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而文化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注重文化推广,实现文化传播,是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而人才则成为发挥这一作用的最关键环节。在实现汉语及汉文化推广的过程中,教育人才成为了汉语教育的先行者,他们将自身所学倾囊相助给有汉语学习需求的学生,使其熟练掌握汉语,了解汉文化,进而成为我国与他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流的沟通“桥梁”,由此可见,注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意义深远。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

1、知识掌握不够夯实

当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很多都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一些教师是从其他语言类教育行业转型过来,因此,并未受到过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知识的教育,故知识掌握不够夯实,再有,文化发展速度很快,造成一些教师因教学任务等因素影响,无法利用有限时间,丰富自我的文化知识,进而导致其知识储备不足。

2、跨文化交际培养程度不够

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的外语习得水平不高,二是对当地文化了解浮于表面。跨文化交际对于教师教授语言和学生学习语言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缺乏对当地语言文化的了解,就会导致师生交流障碍或误解等问题,不利于汉语学习及友好关系的建立。

3、与汉语相关的汉文化储备不足

汉语知识及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先民智慧的结晶,例如书法、水墨画等等,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我国绚烂的汉文化。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当中,课程设置内容往往忽略了这些文化元素,进而造成了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三、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1、依托培养标准、提高培养质量

为了推动汉语及汉文化的发展,我国汉办推出了一些与教育人才发展相关的政策,进而引导其有效开展汉语教育事业。因此,作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师,应以此为标准,在语言知识储备上不断实现自我丰富,另外,在与课程相关的汉语知识教授过程中,要注重与之相关的汉文化讲解,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到更多的汉文化知识。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成为推动汉语及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2、以高校为主阵地、完善培养方式

各高校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适应国内外社会需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积极求索。以培养具有扎实汉语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好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国际型人才为共同目标,吸取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及经验,完善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技能的学习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丰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内涵,培育符合国内外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本土汉语教师队伍储备力量。

3、加强教学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如果强大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基石,那么丰富的实战经验则是攀登的扶梯。因此,一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要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两种能力。各高校要积极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比如模拟教学环境、创造海外实习机会、加大海外实习比重、拓展国内实习基地等,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专業技能。实践能力结构的加强与知识结构的夯实,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应对新的挑战。

4、更新观念、增强职业荣誉感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丰富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且要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现状,及时吸纳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相关单位要不断改进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就业等各项保障机制,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人才是推动汉语及汉文化国家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因此,鉴于当前其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从其自身教育理念出发,端正教育思想,扩充文化储备,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短视频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同步开展,进而培养优质人才,助力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参考文献:

[1]范彩霞.区域定位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问题思考[D].绥化学院学报,2020(9)

[2]史艳慧; 庄天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0(13)

作者简介:安周艳,出生日期:2000.08.30,性别:女,籍贯:甘肃省兰州市,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