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4-08-31

范骁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的教学途径是利用语文教材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由于教材包括的方面较为广泛、内容较为全面,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研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层次分布。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合理发挥。

2.教师整体素养有待提升。当今随着教师数量的增多,年龄趋于年轻化。很多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刚进入岗位时,由于经验不足,对于语文教材的解读能力处于表面。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照搬现有的教材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与选择。由于解读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3.没有明确的教材解读目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致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目标定位不准确。目标定位过高时,解读时难以达到要求;目标定位太低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定位太散时,与学生年龄特征不符合。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对教材解读能力的程度。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1.教材观

教材不仅仅是教材工具,并且具有文化特征。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需依据教材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内容的编写是多名专家,在了解我國语文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目标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基础,将语文文化逐渐汇集在一起的过程。语文教材的使用需要谨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语文教学应对教材进行解读,从而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2.课程观

语文课程的教学标准是: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教师应逐渐提升自身的教材解读能力,将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实到每个方面。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勇于打破教学内容的局限,认真研读每一章节的教材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进而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3.教学观

以叶圣陶教学思想为指导,在教材使用上,要强调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三、课题的基本概念

教材解读能力教师进行备课的能力指标。针对语文学科而言,教材解读能力的提升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形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基础。

四、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1.缺乏对教材的正确解读

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些教师的教学课件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复制,从严格意义上讲,教室直接省略了对教材的研读步骤,进而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缺乏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缺少对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

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是对教材最大化的呈现。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研读便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找寻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模式的合理运用也是对教材的合理解释。当今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少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忽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教学中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从而逐渐减弱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未对教育理念进行及时更新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教学成果,不注重教学过程的展现。教材解读能力的提升便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如何准确解读语文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语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教材解读的基本方法

教材内容的不同需要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面对难度较大的教材内容时,教师应首先对教材进行研读,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将教材内容进行形象演绎,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在面对难度较小的教材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引领学生通过问题,在教材文章中找寻答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不断提升教师的解读能力,达到优化课堂的教学目的。

(2)依据当前无效解读的现象,寻找“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中,经验的积累是提升教材解读能力的关键。当教师具备一定的经验时,便会忽略教材解读这个步骤,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对于教材内容的不同,其解读层次也会有所不同。只有找寻教材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准确掌握教材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解读,才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解读能力。

2.研究目标

对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养成课前研读教材的习惯。在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培养总结内容重难点的内容,并逐渐探索教材解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途径,从而使语文教师具备教材解读的能力,切实做到在提升自身解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践验证法

(3)经验交流法

2.研究思路

(1)研究初始阶段

对我校语文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以此为立足点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以及课题计划。与此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逐渐了解提升语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关键,为方案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实施阶段

教学实践,在掌握教材解读的基础后,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将研究方案运用其中,逐渐了解并掌握教师应如何提升教材解读能力,并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演绎。

(3)总结概括阶段

通过教学实施阶段,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从而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并以此为立足点,不断改善与完善教学策略。

七、课题的研究结论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依据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并以此为立足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解读能力的提升的培训策略,从而在提升语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宗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一小学语文》(杨再隋、 吴伦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小学语文学习论》(陆云广西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