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中的有机渗透

时间:2024-08-31

凌芷柔

摘要:一直以来,在中华文化中,古诗词历史悠久,集韵律、汉语、韵味于一身。它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就像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部分。纵观古诗词,内容丰富多彩,有送别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行旅诗、闺怨诗等,种类繁多。这些古诗风格或悲壮豪迈,或清新脱俗,或庄重典雅,或端正醇厚。***总书记提出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融合创新为导向,把劳动与科技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科技引领未来为方向,落实中小学生新时代劳动素养培养;以成果展示交流为载体,逐步形成中小学生“兴趣发现、智能培养、探究学习、创新劳动、创造发明”的劳动实践创新途径。基于以上精神指导,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如何在低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

关键词:劳动教育;古诗词教学;有机渗透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一时之间,“劳动教育”受到高度关注。然而如今学生的劳动意识稍欠缺,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更有甚者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劳动教育更加需要引起重视。在我们日常的小学教学中,语文学科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呢?不妨可以从语文当中最重要的“古诗词”部分进行拓展。

一、初读感悟,引发情感

在低年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通常以“语文园地”和“古诗二首”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低,其中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悯农》(其二)最早便出现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该古诗篇目虽短小,但字字珠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用简单的场景和人物描写便写出了劳动的艰辛,给学生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农民劳作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结合了我们的日常饮食,“粒粒”运用了叠词强调劳动的不容易,引导学生在日常中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通过范读的方式先给学生示范,接古诗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谁在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劳动之美。

二、创设情景,想象画面

思想、语言和文字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想象就是根据眼前的内容在头脑中建设新的形象的过程。通常来说,古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抽象文字,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古诗中的人物、景物或者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者对这种抽象进行再创造,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眼前出现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画面,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让学生想象画面呢?创设情景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教学《池上》时,我使用了提问的形式来创设情景:伴随着涓涓细流流淌的声音和色彩鲜明的图片,我用富有节奏感的范读读第一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此时此刻谁在哪里做什么。抓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身临其境。诗中小孩子,独自一人撑着小艇,在池塘里偷采白莲,突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在学生熟读成诵之后,大体上掌握了诗的主要内容,这个时候趁热打铁,乘胜追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这首诗里所描绘的情景,在说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让学生边想象边尝试着把它画下来。

三、反复吟诵,加强渗透

俗话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朗读是语文的重要要素之一,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养成语感,在读中体会情感,从而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悯农》时,通过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个别读等反复吟诵的方式,带领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蕴。读熟了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跟着配乐吟诵,孩子在課堂上就能做到熟读成诵了。熟读仔细思考之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要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同时也要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任何一颗食物。这样就把劳动教育无形渗透在古诗词的朗读学习当中。

四、实践延伸,升华教育

有一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出真知的唯一道理。劳动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教材教学中,而更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思想的渗透。学校是小社会环境,可融合劳动元素的事物很多,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小环境、大氛围,把校园打造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才会真正让教育回归初心,培养学生成长。比如说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把对劳动的热爱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诗配画的形式,将图画与古诗结合起来;有机会有时间的,可以邀请家长和陪孩子一起去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田园生活,认识农作物,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而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对于身心处在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而言,劳动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独立、团队合作意识。劳动教育走进语文教材是一种趋势,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是一种责任,语文学习本就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成长历练,更学会了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