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蚂蚁,你好!

时间:2024-08-31

徐颖姿

一、活动缘起

在“小种子加油站”周沐妍发现了一只西瓜虫,她用捕虫夹夹住西瓜虫放在器皿里。除了西瓜虫户外还能找到哪些昆虫呢?小朋友们用放大镜在地上仔细寻找,他们发现了好多好多的小蚂蚁。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当创设了种养区后,种养区中投放了昆虫的标本和相关书籍。孩子们的兴趣点自然而然被户外环境及材料所吸引,引发了关于昆虫的探究活动,兴趣非常浓厚。

二、活动推进

故事1:怎样吸引小蚂蚁?

郎子诚用手捏蚂蚁,结果蚂蚁捏死了。

诚诚:是不是我太用力了。

教师:怎样才能不伤害小蚂蚁呢?

诚诚:我轻轻地捏。

教师:蚂蚁很小,用手去捏很可能会伤害到它们的身体。

昕颖:我们可以用食物吸引蚂蚁。

沐妍:看这本书上画的,蚂蚁的家在洞洞里,洞洞里会爬出很多蚂蚁。我们把蛋糕放在这里,看看蚂蚁会不会从洞里爬出来。

果然,有了食物的吸引引来了很多蚂蚁。

经过一上午的等待观察,孩子们发现他们推测的蚂蚁洞口并没有出现很多蚂蚁,而是第一次发现蚂蚁的地方聚集了很多蚂蚁。他们得出结论蚂蚁洞就在第一次发现蚂蚁的附近。

由于投放了捕虫材料,孩子们自然地联想到将虫子捉到瓶子里。继而在发现蚂蚁的时候,诚诚马上用手指去“抓”蚂蚁,但是诚诚发现蚂蚁被自己捏死了,诚诚也很难过,但还是非常想要亲近小蚂蚁、观察小蚂蚁,诚诚提出用手轻轻地捏或者用瓶子盖的方法。幼儿对大自然中生存的昆虫是非常好奇的,想要抓住昆虫,摸一摸、看一看、喂一喂的心理非常正常,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善于发现。昆虫是我们人类生命的共同体,应当引导幼儿用无痕的方法去观察昆虫,而不是把昆虫“捉”到瓶子里,或因方法不对,导致昆虫死亡。

为了支持孩子们的后继学习,教师制定了相关策略:

策略1:调整探索材料,提高保护自然生命体的意识。

饲养区的捕虫材料需要更换,可与幼儿共同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来观察昆虫,怎样观察昆虫不会伤害到小昆虫,引导幼儿有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

策略2:投放相关书籍,丰富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搜索昆虫系列图书,进行图书漂流活动,丰富幼儿对昆虫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认知。

策略3:拓展探索空间,激发探究欲望。

可利用晨间游戏、餐后活动等时间带孩子去小山坡、小菜园、小花园等自然环境中发现、观察昆虫,也可向家长推广活动,在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中观察昆虫。突破区域游戏时幼儿在观察场地、观察时间上的局限性。

策略4:多种表征记录,保留探索痕迹。

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

故事2:寻找小蚂蚁

很快,孩子们的兴趣点便迁移到了寻找蚂蚁进行喂养。幼儿园哪里有蚂蚁呢?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找一找。树上、菜园里、石头上、草地上、小朋友们都去找一找。蚂蚁喜欢吃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个调查表吧!

故事3:制定喂养实验计划

教师:你们觉得蚂蚁最喜欢吃什么呢?你想喂蚂蚁吃什么?

彦熙:蚂蚁可能喜欢吃葡萄。

沐晨:它们喜欢吃甜的,巧克力。

泓晔:我想喂蚂蚁吃个棒冰。

钰梒:我带个面包来。

教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老师进行了汇总。

(记录猜想)

故事4:开展喂养实验

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小朋友们的喂养蚂蚁行动马上开始啦!孩子们带来了食物,用学号小旗做上自己的标记。孩子们发现了巧克力、棒棒糖上面的蚂蚁最多,原来蚂蚁最喜欢吃甜的食物;小蚂蚁的力气真大呀,它们可以搬动比自己身体还大的馒头;很多小蚂蚁都把食物往山上搬,可能蚂蚁洞就在山上吧;蚂蚁搬食物的时候朝着一个方向搬,它们在排队呢!孩子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发现,她们用绘画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收获及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问题导向作为故事描述与推进的脉络。幼兒发现蚂蚁,实地观察蚂蚁,通过调查表等方式了解了蚂蚁的生存环境,积累了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初步培养了与自然生物和谐共生的理念。幼儿通过猜想、表征、实验、再表征、分享讲述一系列的科学探索过程,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及探究兴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