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历程

时间:2024-08-31

孙瑜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第一部中国芭蕾舞剧,此后芭蕾艺术在我国开始逐渐的生根发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芭蕾舞。纵贯这几十年的民族化的探索,从开始融入传统的舞蹈语汇到立足于人民群众,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都说明了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的道路逐渐成熟。本文主要概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后,从创作上和民族化的探索上的主要方向。其中包含在不同时期中创作出的优秀芭蕾舞剧,从各个方面进行民族化的结合。

关键词:中国芭蕾;民族化;多元化

一、新中国芭蕾民族化始端

中国芭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西方传入的舞蹈,在一代又一代舞蹈家的努力创作下,西方的芭蕾立足于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芭蕾。在新中国成立后,戴爱莲等老一辈的舞蹈家们通过实践创作出了第一部中国芭蕾舞剧《和平鸽》。在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后,又筹建了芭蕾这一门学科,开始系统的培养专业的芭蕾舞者,排演国外的优秀芭蕾舞剧作品等,极大的推动了芭蕾舞的发展。

(一)新中国芭蕾的先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著名舞蹈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戴爱莲先生创建了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她将德国的表现主义舞蹈创作的手法与中国民族舞蹈相结合,并实际的运用到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创作中去。她认为现代舞不受于程式化的束缚,表现力足够丰富,而古典芭蕾太过于程式化。她大胆的将现代舞和芭蕾在技术技巧上相互结合。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则是根据运用芭蕾的形式和技术,主要以传统戏曲形式结合了民族风格和,具有现代舞的美学的风格的芭蕾舞剧。这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出现带新中国的舞台上,它标志了新中国芭蕾艺术开始起步,虽然它的创作还不是很成熟,但在历史地位中还是不容忽视的。

(二)新中国芭蕾教育体系的筹建

1.教学建设和剧目排演

在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校第一任校长是由戴爱莲担任。共设有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等6个学科。学校 开始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提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艺术;学习国外优秀的舞蹈艺术成果。成立了专门的民族舞剧科和芭蕾舞剧科,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成果,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为了学习国外的优秀舞蹈艺术成果,北京舞蹈学校请来苏联舞蹈编导家古雪夫,分别排演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芭蕾舞剧,并进行演出。分别是《关不住的女儿》《天鹅湖》《海盗》《吉赛尔》。

2.国外专家对芭蕾教育事业的推动

除了上述所说的苏联专家来访排演剧目以外,还对我国芭蕾教育事业有所推动。在排演《天鹅湖》时由于技术技巧的高超,身为女主角的白淑湘除了要塑造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不同的性格人物时,还有熟练的掌握高难度技术技巧。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很顺利的演出了《天鹅湖》这一部舞剧,白淑湘也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在排演完《天鹅湖》后在排演《海盗》在这部舞剧的时候,编导在其中加入了中国古典舞中的技术技巧,在音乐上也采用了一些中国民族传统的打击乐。使这部舞剧在民族化上进行了有益的实验。

二、新中国民族芭蕾相继发展

在芭蕾舞学科建立后,国外的优秀舞蹈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推动,帮助排演了几部优秀的芭蕾舞剧,使芭蕾艺术在我国开始逐渐的生根发芽,开始了继续民族化的探索实践。在北京舞蹈学校相继开办的两次舞蹈编导训练班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作品。《小刀会》《鱼美人》等。

(一)舞蹈编导训练班的开设

北京舞蹈学校于1955年和1958年分别开办了两届舞蹈编导训练班。首席教师分别是苏联舞蹈专家查普林和古雪夫。由优秀的学员创作了优秀的民族舞剧《宝莲灯》和《鱼美人》。在这次的舞蹈编导班上,在学员的创作和学习上,他们把舞剧编导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相结合起来,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舞剧

(二)民族化探索的开山之作—《鱼美人》

在第二届舞蹈编导训练班,学员们在古雪夫的指导下,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次的毕业排演作品就是全体师生创作的大型舞剧《鱼美人》这是一部运用芭蕾舞剧的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成功的塑造了舞剧中的各个人物形象。

《鱼美人》共分为三幕五场,表现了一个美丽民间故事;大海中的公主鱼美人爱上了勤劳的猎人,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美丽公主被山妖掠走,猎人见义勇为救出公主。舞剧反映了善良,纯真与邪恶的斗争。创作这部舞剧古雪夫的想法就是在芭蕾的艺术形式上加入中国传统的舞蹈,使他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尽量的“民族化”。借鉴了芭蕾中双人物的成分,穿插了很多代表性舞蹈,使它们风格特点,形式不一,但整体是统一的。这部作品是欧洲芭蕾的形式结构表现了中国神话的题材的一部舞剧,也是一次重要的民族化的尝试。充分的发挥了舞蹈的表现手段,广泛的采用了各族的优秀的舞蹈,刻画了人物形象。无论是在舞蹈还是在音乐、舞台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它为后世的中国芭蕾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影响下,民族芭蕾创作的里程碑

1964年,在首都北京召开的音乐舞蹈工作座谈会,这要讨论了音乐和舞蹈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相关问题。又简称“三花座谈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作品都是结合当下政治围绕这人民群众去创作的。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两部优秀的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同时标志着我国芭蕾艺术走向成熟。

(一)“三化座谈会”理论下的《红》《白》芭蕾

在政治的引導下,创作了符合当下人民精神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在周总理的又一指示下,“要搞革命题材舞剧”因此第一部革命题材舞剧《红色娘子军》诞生。

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演出,主要讲述了,从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党的影响下,从一名心怀仇恨的农村姑娘,逐渐成为一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女战士的过程。舞剧《红色娘子军》很好的运用了芭蕾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它的艺术特色上来看,舞蹈语汇融入了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的元素,并把它们融合在芭蕾舞中,如在舞剧中“小蹦子”“点翻身”等古典舞技术技巧等和“双刀舞”民间舞蹈都与芭蕾融合的很巧妙。编导也运用了戏剧的表现手法,在舞剧中生活化的片段,则是从生活战斗中提炼创作出来的舞蹈语汇,如“射击舞”“大刀舞”等表现了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

芭蕾舞剧《白毛女》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贫苦农民的女儿被迫卖给地主抵债,她逃入山中,长年风餐露宿,头发成白色,最后被八路军解救。从表达的思想情感上这部作品是对地主压迫农民发起了坚决斗争,突出了平民的反对压迫的革命精神。在运用芭蕾艺术形式时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其中加入了民间舞蹈和戏曲中的身段、手势。这些舞蹈语汇融入在芭蕾艺术中,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

(二)非常时期下,民族芭蕾舞剧在创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过着缺乏文化和单调的生活,同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进行了新的创作,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了优秀的民族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等。

这两部舞剧都是在文革期间创作出的,继续了使用芭蕾舞艺术加入本民族的舞蹈语汇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生活。《沂蒙颂》讲述了在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一位年轻的妇女上山途中遇到了受伤的战士,她甘愿牺牲,解救了战士的故事。《草原儿女》是讲述蒙族地区,两位兄妹对反动牧主进行斗争的故事。该作品使芭蕾舞蹈和蒙族舞蹈语汇进行融合。具有丰富的儿童色彩,深受广大儿童喜爱。这两部作品都接续为政治服务,并且都是通过舞蹈来描述革命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折不挠反对压迫的斗争精神。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

四、中国民族芭蕾的深化探索

改革开放后,中国芭蕾继续创作,题材和形式出现了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景象,开始复排一些优秀的芭蕾舞作品。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芭蕾舞剧《家》《祝福》《梁祝》等,成立了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芭蕾舞演员。这些都为中国芭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改编文学名著的浪潮

1980年开始,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开始转向改编中国文学名著的方向,文学名著有着起承的故事情节和广泛的大众认可,使芭蕾舞剧得到了很大的传播。芭蕾舞剧《祝福》是改编自鲁迅的文学著作,是芭蕾舞剧改编文学名著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它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加入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和民间舞蹈在芭蕾舞的表演中。展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除了《祝福》以外上海芭蕾舞团又改编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啊Q正传》和《伤逝》编排了芭蕾舞剧《阿Q》《伤逝》。将小说故事改编成芭蕾舞剧,其中淡化了小说的情节,利用舞剧的结构来创作,加入民族风格性的舞蹈语汇,成功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这近十余年的时间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芭蕾舞剧层出不穷,使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影响。创作了《雷雨》《红楼梦》《林黛玉》《家》《蝶双飞》《长板凳》《土风的启示》等等。

(二)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除了改编文学名著的方向之外,芭蕾舞剧的创作也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改编民族的传说;将多元化的民族风格相结合。1982年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出了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舞剧的公演,可以说是第一次芭蕾舞蹈艺术形式去表现美好的传说,其中也融入了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蹈的元素。芭蕾艺术与中国古老传说相结合也说明了芭蕾民族化的道路就是要从中国人民出发去体现中国人民的审美和美好的夙愿。这部舞剧的成功也被外国人称赞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民族文化的多元结合

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民族芭蕾舞剧《二泉映月》,该剧里大量的使用了民族风格的服装道具等,除了芭蕾舞蹈语汇外还使用了现代舞蹈和民间舞蹈;如东北秧歌等。服装方面加入了水袖,长绸等,舞台也呈现了江南水乡的场景。这部舞剧表达了浓厚的东方美感。广州芭蕾舞团的作品《玄凤》这部舞剧将敦煌的风格呈现蹈芭蕾表演里,芭蕾舞演员以“飞天”的造型为姿态,服装配上飘逸的长稠,塑造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女神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方向。到21世纪之初,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进行公演,舞剧中芭蕾舞演员身着旗袍的造型,舞蹈道具“麻将”和利用了传统的剪纸文化营造出霸凌的场景。这些民族文化的巧妙利用,都表明了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是成功的。

五、中国芭蕾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了解近几十年来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和发展方向大致从四个方向来阐述:题材风格;戏剧结构;民族文化和政治理论。

(一)题材风格的转变

在中国芭蕾题材风格上,在不同的年代都有着不同的改变,从革命斗争到改革开放到发展经济,艺术层面的发展也随之变化。题材的单一到多元,从歌颂英雄到表达美好夙愿,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内心的真实情感。在题材风格上芭蕾民族化应继续编排出优秀的、能够表达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情感和底蕴的优秀作品。

(二)戏剧叙事的结构

从芭蕾舞的创作,舞剧的结构和题材是相互的,大多数的芭蕾舞作品都是叙事的,来描述故事情节的。相比国外的纯音乐芭蕾,中国人民更能接近带有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这也是在中国芭蕾的发展中,多数去改编自文学小说,传说故事等方向。带有情节的结构能更好的去表达情节故事和塑造人物的形象,更好的表达人物之间的冲突关系等。

(三)民族风格的多元

民族文化是中国芭蕾民族化的探索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芭蕾舞蹈艺术形式上融入中國传统的舞蹈,如加入了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和戏曲中身段;民间舞蹈的语汇等。民族的服装道具等元素的融入,也是在民族化的探索上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在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身着解放军军装的形象,《玄凤》中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旗袍的形象等。在民族化的探索上,中国芭蕾的发展逐渐成熟。

(四)政治理论的引导

在艺术的创作下,通常是需要政治引导来确立方向的,从被提出音乐舞蹈要服从革命化、政治化、群众化的路线后,作品的创作多是去表现人民英雄的英勇和人民的美好情感。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方向引导下,民族芭蕾艺术的创作更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去接受和喜爱。改革开放后,生机盎然,舞蹈艺术又焕发光彩,芭蕾舞从各个方面汲取营养,民族化的探索在这一时期迎来了更高的发展。

六、结论

芭蕾这一国外的舞蹈艺术,传入我国才几十年的历史,在芭蕾艺术民族化的探索的道路上,中国芭蕾持续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民族芭蕾在传播上,继续坚持用中国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运用芭蕾的舞蹈形式,深刻的讲解中国故事和人民生活。更好的使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挖掘和深入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去。只有充分的尊重传统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汲取文化,更好的发展芭蕾舞蹈艺术。

在芭蕾民族化的探索历程中,进行人才的培養是需要的,在各界舞蹈团体滋生的情况下,创作好中国的优秀芭蕾舞剧,提高舞蹈演员的综合水平是首要的。国内的团体人才的流失,以及资金的不足等问题层次出现。如今,近些年没有创作出优秀的民族芭蕾舞剧,带不动市场经济的效应。中国芭蕾在未来的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邹之瑞. 新中国芭蕾舞史【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1

[2]许定中,李春华,刘秀乡,王菲叶 著.中国芭蕾舞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9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茅慧 .新中国舞蹈事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05

[5]贾安林,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社.2004-09-01

[6]邹之瑞. 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7]武陟.浅谈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之路[J].艺术大观,2020(04):51-52.

[8]丛刚.谈中国原创芭蕾舞剧“民族特征”的实现[J].北方音乐,2016,036(007):78,81.

[9]施璐瑶.古典芭蕾在中国民族化的表达解析——以舞剧《二泉映月》为例[J].艺术品鉴,2020(24):108-109.

[10]张楠.中国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之民族化探索寻踪[J].舞蹈,2018(02):74-77.

[11]张琪越,马家琪,崔佳甜.探究芭蕾舞在中国的民族化道路——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J].美与时代(下),2020(10):70-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