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高宇寰
摘要: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把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学科德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利用情境图渗透德育教育,创设情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结合人文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光辉的历史,了解我国数学家在科技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树立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气争光的志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
前言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实施,首先是把德育工作贯穿在学生学习数学只是的整个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师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能够正确看待义与利。教师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教师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端庄优雅的举止、儒雅的风度、礼貌博学的谈吐、大方得体的着装和整洁的仪容仪表等,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部表现。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媒体,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具有直观、真实的教育作用,也将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仪表修养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工作,课本、低算本和笔统一放在固定位置,双手相搭准备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倾听他人的答案,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反映了个人的修养;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等。关注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尊重的习惯;自觉自我评价的习惯;效率做事的习惯等。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教学时利用情境图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萌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趣味、实用和神奇富有挑战,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或创设情境图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如“滴水实验、黄金分割比、奥运中的数学、欣赏与设计……”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数学故事激励学生爱祖国、爱科学
与巴比伦和埃及一样,远古时代的中国也有数和形的萌芽。虽然殷商甲骨文未破译完成,但已发现由完整的十进制。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严格的算筹技术……关于形,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公元前1世纪)里记载,“(夏禹治水)左规矩,右准绳”,“规”和“矩”分别是圆规和直角尺,“准绳”则是用来确定垂线的工具,这算得上是几何学的早期应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无不表明中国人从远古时代起就具有算术和商业头脑。刘徽的割圆术、杨辉三角、《数书九章》……了解数学的历史,既能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更能窥见人类智力的进步,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数学简史/蔡天新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0(2018. 11重印)
[3]馬德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1(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