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8-31

揭双燕

摘要:科学是一门揭示自然、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因此从现象分析,结合逻辑思考,体会探索过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微课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科学学习水平,希望通过有效阐述,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教学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科学;策略

初中科学教学是对自然现象和基本规律解释的学科,该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语数英等其他学科不一样,科学侧重的是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理解,不像语数英要求以阅读、背诵、计算等方式来展开。科学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研究,随后结合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内化概念。本文分析了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模式。

一、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科学学科热情不高

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科学学科热情不高,这是初中科学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初中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主要体现在对学习不主动,缺乏积极性。对于教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学习也只是应付考试,从而导致学习的效率很低,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对科学学科热情不高,缺乏兴趣是初中科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设计科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为了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个重点,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有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一是因为教师没有理解科学教学的本质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教材过分依赖,照本宣科,对于教材中的科学学科缺乏创意和思考,没有进行符合学生和当前教学需求的设计和改进,这让学生在潜意识中会形成复制型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科学和生活联系密切,生活情境是科学知识运用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从生活情境中提炼科学知识。传统教学中,不可能每次课都按照学生的要求,带学生到户外去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缺少开展生活化模拟实验的条件。因此信息化时代,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来播放生活情境,联系科学知识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授“关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这一节知识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物质的状态变化,比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少会主动去结合科学知识解释现象,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有意义学习能力丧失的原因。微课模式下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向学生展示,冰块熔化的动画、北方冬天湖水结冰的现象、高温环境下江河的水位线逐渐下降的现象。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哪些对应的是熔化、哪些对应的是凝固、哪些是汽化等等。以微课的形式教学,可以帮学生理解知识,促进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科学是自然的奥秘,初中生对自然界还不是很熟悉,自然界的变化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如何在科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展示自然界的变化、物种起源、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从反应的颜色和其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教学的载体,视频内容对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这一节的知识时,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酸和碱会发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酸碱指示剂检测酸与碱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单纯的化学反应式的学习,很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播放一个颜色变化的魔术,视频中魔术师首先拿出一朵紫色的纸花,喷洒了一些白色液体后,纸花立刻变成了红色,随后魔术师的手轻轻一挥,花的颜色立刻又变成了蓝色,学生看到花的颜色不断变化立刻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回忆酸碱的概念,解释花变色的现象,很快学生就能够说出花变为红色是因为喷洒的液体是酸性溶液,而紫花是用紫色石蕊试纸做成的,所以花会变为红色,而花最后变蓝是因为魔术师在挥手的过程中,将手中的碱性溶液洒在花上。但是之前花上仍然含有酸性溶液,难道是蓝色将红色覆盖后,才导致花显红色吗?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试着让学生思考,会不会是因为碱和酸发生了反应,随后碱过量导致石蕊花呈现红色呢?结合微课视频,引发学生对现象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利用微课呈现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初中科学是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揭示,同时也需要分析自然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通过科学实验来将自然现象和规律展现在我们眼前。当前大多数初中学校都没有设置实验室,或者实验室器材不完善,导致科学实验无法展开,教师仅仅是通过讲解的方式来将实验阐述出来。学生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自然也就不能够理解科学知识,更加不能够体验到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科学现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下载初中科学实验的相关软件,这种实验软件中有虚拟实验室,以及虚拟实验器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利用虚拟实验器材展开实验,并迁移至课堂中。

三、结语

总之,微课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微课同时也是针对性强、具有精细化结构特征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微课的研究来探索微课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微课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微课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微课实验教学开展,以及利用微课来突破重难点等等。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教师应该要积极主动地探究更好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黄林美.巧用“微课”实现初中科学教学高效性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197.

[2]鄢雪飞.基于BYOD+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學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09-1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