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风暴的人

时间:2024-04-24

孟佳丽

刘屹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00后追风少年、国内首个职业风暴摄影师、气象科普博主……尽管不是气象专业出身,但他的成长、喜好和工作都和气象有关。

风暴摄影是自然摄影中非常特殊的一个领域,要成为风暴摄影师,摄影技术只是基础,还需要全面的气象知识,以及应对各种天气状况的户外生存能力。风暴的形成和发展有迹可循,但是拍摄风暴,要无限接近风暴,去记录这种强烈天气环境下风云雷雨的变化。

刘屹靖最出圈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21年8月的内蒙古通辽市。当时,一堵硕大的“云墙”在空中旋转,底部还有墙云结构,而墙云是孕育龙卷风的“温床”。这一次对风暴的追逐,让刘屹靖拍下了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典型的超级单体雷暴影像,被气象业界誉为“里程碑级”的作品,还登上了2022年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5月专刊封面。这一作品的诞生一改过去国内一直使用美洲风暴影像作为中尺度气象教学和引用的历史。后来,他被邀请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做演讲的时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孟智勇发出感慨:“从现在开始,在国内气象学的课堂上,我们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了。”

相比国内较为温和的气候,美国平均一年有1000多场龙卷风,当地的追风文化颇成气候,而在国内,实地追风的人屈指可数。受气候影响,每年8月到9月之后,中国境内引起风暴的强对流天气就会减少,因此一年之中,留给追风人的时间不过半年。

每年3月,是刘屹靖最期待的时刻。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季,风暴在春季重新活跃起来,直到早秋逐渐消失,而这段时间,刘屹靖都在“追风”的路上,从3月到9月,从江南到内蒙古。

最危险的美丽

2021年8月21日落地通辽时,刘屹靖发了条微博,祝自己此次追风之行不要翻车。当时的他不会想到,仅仅一天之后,他就拍到了教科书级别的“超级单体”雷暴。这是地球上最罕见、强度最大、致灾种类最多的雷暴类型,这种雷暴对气象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在盛产超级单体的美洲地区或许并不少见,但在中国,鲜少有这样典型的影像记录。对追风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馈赠。

风暴摄影是靠天吃饭的职业,追风的过程充满不确定,即便是再优秀的气象学专家,也很难每次都精准推测出风暴的变化走向。风暴摄影师能做的,是在不确定性到来之前,把控好所有确定的因素,比如地点、风暴实时强度、风暴类型等。

北方是追风暴的绝佳地带,其中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是刘屹靖最喜欢的地方。那里地势平坦、空气通透,没有南方连绵的丘陵阻挡视线,也不会因为湿度高所形成的气溶胶拉低能见度,并且在草原上,人口密度低,道路笔直通畅,有利于驱车追击。

出发前,刘屹靖会根据每天的气象数值模式资料,划定一个方圆几百公里利于拍摄的地点。接着他会乘飞机或火车到当地找一个中转地,买些食物和饮用水,并联系当地司机。有人曾经问过他,在这样宏大的自然摄影作品背后,是否有一支拍摄团队,但实际上,追风暴的路上,除了司机,他总是孤身一人。

风暴往往出现在午后,这时刘屹靖和司机就已经出发了。坐在副驾驶座上,刘屹靖手里的笔记本同时开着许多个网页,每个页面显示着不同的气象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他更准确地缩小范围,接近风暴。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安全且合适的拍摄机位,他们要花上几个小时。

追风暴的过程又苦又累,很多时候非常焦灼。情况好的话,刘屹靖和司机中途能挤出时间吃一碗自热米饭,但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在路上嚼点干粮。身体上的苦并不会让刘屹靖觉得艰难,真正让他焦虑的,是和风暴擦肩而过。比如遇到不太好的路况,车总是走一阵停一阵,一旦车速跑不起来,就有可能错过拍摄风暴的最佳时间。

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很多摄影师都以此作为职业信条,但对于风暴摄影师来说,接近风暴,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只有真正站在过风暴面前,才会对这种大自然所爆发出的原始力量感到敬畏。

2020年8月,为了在呼伦贝尔拍下弧状云从天边席卷而来的完整画面,刘屹靖操作着两台相机,守到了弧状云下方狂风席卷的最后一刻。当他看到地平线远处扬起的一道高高沙墙时,已经为时已晚,超过10级的狂风裹挟着扬沙,仅仅2分钟后,便抵达了他的拍摄位置。他的两台相机被狂风瞬间撂倒,一台摔进沙土里,砸坏了取景器。但当刘屹靖脱险后回看照片时,“最初尝试做这件事的恐惧和压力都消失了,我重新找到了一种生命的激情,感到澎湃而平静。”

这场大风结束后,刘屹靖抓起相机和三脚架,迅速离开,“这一次之所以敢拍,是因为我知道暴风雨、冰雹距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大风结束之后,我们有离开的机会。”

不过对于风暴的预计并非总是那么准确,有时候,气象资料的些微差别都可能让风暴摄影师深陷困境。2021年4月,为了追逐一团强烈的“超级单体”雷暴,刘屹靖和司机行驶在江苏兴化的路上,那是他迄今为止见过最有压迫感的超级单体。但是,由于雷达回波图层和地图位置上的偏移,本该去风暴中气旋东南方拍摄的他们,最终错误地落在了东北方。當刘屹靖发现这个严重偏差时,他们已经处在了风暴的“腹中”。一旦被风暴核心席卷,他们就会被最强烈的暴风雨和冰雹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彼时,密集的小冰雹已经打在了车窗上,司机开始觉得恐慌,不断向他确认车辆是否会有问题,而刘屹靖不敢告诉对方的是,如果不赶紧逃离风暴核心,后面可能会有密集的“雹暴”。

尽管后来因为交通拥堵缓解,他们没被风暴核心追上,但没能成功拍下这团强大的风暴作品,刘屹靖还是觉得沮丧。之后的半个月里,他陷入深深的抑郁和自我怀疑。

不过,接受不完美,本身就是风暴摄影师的必修课,因为谁也无法预测,下一次大自然留下的,是惊喜还是意外。

始于兴趣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刘屹靖信奉“一万小时定律”。

2021年,他跨越中国11个省份,拍摄近百团强风暴,累计延时摄影多达4.8万张;2022年,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之下,他还是行驶了1.2万公里,途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江苏六地,用12.8万张延时影像记录了28场强对流天气。

在2020年开始追逐风暴之前,刘屹靖已经自学了气象科学7年,翻阅过不少气象专业的相关书籍,用孟智勇教授的话来说,刘屹靖在气象学的知识厚度可能不输专业背景的学生。

對气象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他两岁半的时候,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图画书,叫作《风力歌》,那是一首民间童谣,“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描述了0到12级的大致风力。妈妈每天睡前都会给他读,以至于到了三岁之后,这本书就已经被他翻烂了。如今回想起来,他还是能记得自己躺在客厅的吊扇下翻看这本书的场 景。

上了初中,有了QQ之后,他加入了一个江西气象爱好者的QQ群,起初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的他每天“潜水”,听大家讨论如何分析气象,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或者在群里提问。一次偶然的机会,13岁的他接触到了气象雷达,这是一个“厉害”的工具,有了它就可以探测降水区域的大小、形态、移动方向。刘屹靖也因此掌握了“追风”的密码。

不久后,他就迎来同风暴的第一次“交手”。2013年3月19日,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一次罕见的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江西省内许多地区都出现密集冰雹,其中也包括南昌市区。

当天晚上,电脑屏幕上的雷达资料显示,有一团深红色的雷达回波正迅速朝南昌移动,随后天空中电闪雷鸣,窗外乒乓球般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落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气象资料和窗外的暴风雨突然就对应起来。”那天家里只有刘屹靖一个人,家里人担心他遇到这样猛烈的雷暴会害怕,于是轮流打电话问他要不要人陪,然而“我已经沉迷进去了,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从那之后,刘屹靖几乎每天都会看气象雷达图,研究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的降雨云团成了他日常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风暴的兴趣给了刘屹靖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推动高中阶段的他大量阅读气象相关的文献资料,尽力消化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喜欢一个东西,你是不可能觉得枯燥的。”他同时兼顾运营一个微博账号,时常发布一些实况的天气分析,预报降水、降温,用通俗的方式提醒大家今日是否带伞、是否需要收衣服,成了身边人公认的“小天气预报员”。

升入高中后,做本地生活化气象分析和科普的刘屹靖已经小有名气,他也因此和南昌市气象局保持着联系,每当有重大的、可能致灾的天气出现,气象局召开天气会商会时,刘屹靖常受邀旁听。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刘屹靖会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继而成为一名气象从业者时,高考复习期间,一场突发的肠胃疾病击倒了他,仅仅一个月,他就瘦了20多斤。这场疾病持续数年,就像折断了这个聚光灯下的少年的羽翼,一并失去的,还有他最想考的气象专业。

如今回忆起5年前这段突如其来的疾病,刘屹靖更愿意将其视作面对外界压力时的一场喘息。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必然只会选择这一条路的时候,他的身体先一步给出了反应。

在和我们的对话中,刘屹靖表达了自己对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的厌恶,这或许正是他迷恋风暴摄影的一部分原因,从某种角度看,风暴的变幻莫测恰恰满足了他性格中对于“不稳定”的向往。

进入大学以后,刘屹靖不满足于学校的环境,在父母支持下买到的一台入门级全画幅相机成了他重要的生活乐趣。大一下学期开始,他迷上了摄影。

为了学好摄影,他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一本500多页的摄影专著,打卡经典机位,模仿别人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人像、静物、风光……各种题材他都愿意尝试,还经常爬到楼顶拍摄日出日落,攀登高山捕捉云海。整个2019年,刘屹靖都在学习和模仿,看似拍了自己的东西,却总带着别人的影子。久而久之他开始思考:摄影的本质是什么?最终他想明白了两点:一要有自己的表达,二要有不可替代性。

那么,属于自己的题材是什么呢?刘屹靖想到曾经带给他巨大震撼的一些国外经典的风暴作品,而拍摄风暴恰恰将他喜欢且擅长的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风暴的高度变化性让拍摄者永远不需要担心作品重样的问题。

成为职业风暴摄影师的第二年,刘屹靖应邀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孟智勇教授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重点项目,他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很多来自气象部门的人一同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待了一个月,刘屹靖承担起风暴科学摄影的职责,并拍摄一部气象风暴科研纪录片。每天,他还可以和气象学的专家、老师、同学一起会商天气、预报气象—高考没能带来的,他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得了。

“我很少用一个人是否有天赋去定义一件事,只要你有兴趣、愿意学,就可以学得很好,能够坚持下去的事,一定会有回报,同样,只有坚持才有回报。”刘屹靖说道。

风暴之美的另一面

2020年的夏天,刘屹靖刚刚确定了自己风暴摄影的方向。一次在内蒙古拍摄风暴的时候,当地牧民知道了他的职业后说:“你们这些摄影师应该多拍拍我们。你知道今天的风暴有多严重吗?冰雹把我一年的庄稼都打坏了。”面对牧民的无奈和愤怒,刘屹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尽管之前他看过的不少文献中都有关于这种极端天气给人类带来的灾害统计,但那些冰冷的数字远不如眼前活生生的灾民的痛诉来得直接和震撼。

刘屹靖开始思考,自己在追逐风暴、记录风暴之美的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它本身作为自然灾害的属性。

2021年是刘屹靖风暴摄影的巅峰,也意味着国内灾害的频发。根据中国气象局对外发布的《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2021年,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等强度以上龙卷16次,其中,江苏苏州和湖北武汉遭受强龙卷,极端性和破坏性近年来罕见。

接二連三的自然灾害真实地发生在2021年。3月31日,南昌遭遇68年来的最强冰雹;4月30日,突如其来的飓风袭卷江苏;5月14日,武汉蔡甸区和苏州盛泽镇遭遇龙卷风;6月25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遭遇龙卷风;7月20日郑州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10月2日至10月7日,山西经历暴雨,多地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021年6月25日,那场强烈的龙卷风袭击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时候,刘屹靖正在这团风暴的尾部追逐着它。不过因为龙卷风被暴雨和冰雹包裹起来了,导致他始终没法靠近龙卷风本体,也没能拍下龙卷风的照片,取而代之的,是被龙卷风扫荡过后的村庄的破败。

这种被暴风雨包裹起来的龙卷风,气象学上形象地称之为“熊笼”,即预示着一旦你闯入这片区域,你将面对的是一头巨熊。根据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评级,此次龙卷风的强度已达到EF3级,216km/h至264km/h的风速接近高铁运行时的速度。

抵达受灾现场时,刘屹靖被眼前的破败震惊了。小轿车被掀翻在地,路边的树木被扒皮,树枝被吹断,被吹倒的篮球架砸坏了大半边砖墙,板房的铝合金屋顶被吹打得变形,瘫在地面……

如今,刘屹靖的风暴摄影不再只是单纯分享壮观的画面,在拍摄风暴之余,他还会做很多气象知识的科普视频,给公众讲解风暴的原理、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如何判断和预防。刘屹靖并不是个喜欢面对镜头的人,但为了更好地解答疑问,他克服着镜头恐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气象知识。他认为,在欣赏风暴之美的同时,有必要建立公众的灾害意识。通过自己的科普视频,哪怕只是影响到一小部分人群,也是他做科普的价值。

2021年10月,刘屹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承接一些商业推广及科学研究上的合作,以此来支撑自己成为一名职业风暴摄影师。

要拍一辈子风暴,这是刘屹靖给自己人生定的大方向,在这个大目标之下,他并不是个喜欢做具体规划的人。“我从来不去想明天会发生什么,去思考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没有意义。我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未来应该由自己走的路来证明。”

风暴摄影师或许比普通人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再有经验的风暴摄影师都无法预估即将出现在镜头里的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正是刘屹靖喜欢拍风暴的原因,“每当我以为失败的时候,总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拍摄风暴是如此,刘屹靖的人生亦是如此,狂风暴雨之后,或将迎来刺破阴云的阳光,“人生恰似追风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